六、給馮玉祥看麵相(2 / 3)

事後,彭相士為求敦煌之學,千裏赴隴,探經洞,訪隱士,終得敦煌相術殘卷12卷,而後閉關三年,苦心鑽研,終成大法。

中原大戰前,馮玉祥將軍親自請來彭相士,讓其為自己看相。彭相士仔細端詳了馮玉祥的五官,而後說了一句話:“生於刀山,死於火海。”

前半句,馮玉祥能聽懂,馮玉祥的祖籍安徽,出生地處於龍脈旺地,祖居左邊有一山,名曰“試刀山”,傳說是三國時期關羽首試“青龍偃月刀”的地方,故而取名“試刀山”,至於“死於火海”,馮玉祥百思不得其解。

十八年後,曆史印證了這個說法,馮玉祥乘“勝利”號輪船自紐約啟航駛往敖德薩時,中途輪船上膠片起火,全家葬身火海。彭相士的功力可見一斑!

祖爺之所以找彭相士,就是想學真正的相術。這麼多年來,祖爺總是在思考,什麼樣的算命方法最簡單實用,八字需要生日,六爻需要銅錢,奇門需要起局,唯有相術,觀人相貌就知禍福,聽人聲音就知吉凶,如果能將此法學透,在這危急關頭無異於如虎添翼。

相術最高深的地方就是可看人麵部的“流年運氣”,“流年”,命理學術語,也就是老百姓過的每一年,時光如水,似水流年,故有流年之美稱。從流年到流月,從流月再到每一天,從人的麵部每天的特征和氣色就可判斷出一個人近期的吉凶禍福。高明的相士,就連你剛剛行過房事這種小事,他都能從你的奸門氣色中準確判斷出。祖爺想用這種方法,希望能在危急時刻準確判斷出對手的成敗,也判斷自己的成敗。

不料見到彭相士後卻大失所望,彭相士給了祖爺當頭一棒:“算命看相都是邪道,不僅迷惑了百姓的心智,更讓自己誤入歧途。搞算命的沒一個有好下場的。漢代六爻大師京房算了一輩子命,最終被皇帝殺死,死後屍體被分食;八字奠基人李虛中,韓愈讚他算命‘百無一失’,他卻誤吞水銀中毒而死;明代的劉伯溫有‘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世’的美譽,最終卻被胡惟庸毒死,兩個兒子一個跳井、一個上吊,家門香火從此滅絕;更有諸多名不見經傳的算命先生,要麼一輩子厄運不斷,要麼後世子孫多殘疾智障……我早已不給人看相,所著命相之書皆已燒毀!”

這些話句句敲在祖爺的心坎上。祖爺迷惑了,小心翼翼地問:“為什麼?”

“竊人心智,離經叛道。”彭相士默默地說。

“請真人明示!”祖爺一時還不明白。

“《易經》從頭到尾都在講解做人的道理,自始至終強調的都是個人自身的修為,順乎天道、反省自身,提高自己的德和行,才能達到趨吉避凶的目的,換句話說就是,能改變你命運的人隻有你自己,這是《易經》的一條根本法則。而算命恰恰打破了這條法則,他讓人們把希望寄托在外物上,寄托在算命先生身上,寄托在畫符念咒風水起名等旁門左道上,使眾生喪失了自己的心性、失去了自我,這是靈魂的竊取,你說這個罪過有多大?”彭相士解釋道。

祖爺使勁點點頭,深以為然,而後追問:“這麼說,無論是真正懂命理的大師,還是江湖行騙的小嘍囉,都沒好報?”

“大師和騙子有什麼區別?”彭相士反問。

“一個真,一個假。”祖爺回答。

“哈哈哈哈。”彭相士大笑,“差矣!大師和騙子就是‘五十步笑百步’的距離。他們的出發點都是讓人把命運寄托在算命上,而忽略了自身修為的重要性,目的都是為了錢,他們巧言令色、侃侃而談,腦子裏想的都是客人口袋裏白花花的銀子,隻不過表演的功夫有高有低,隱藏得好、麵對金錢暫時不動聲色的,就是大師;隱藏得差、見了金錢就眼冒金光的,就是騙子。但一旦扒下大師的畫皮,就會發現,他比騙子更貪、更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