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Chapter 7 色眼觀“非誠”(23)(1 / 1)

樂嘉老師你好!我是一名來自北京的普通學生,看了很長時間的《非誠勿擾》,從來沒有拿它當娛樂節目看。我身邊的大部分同學都在看,而且大家會討論每期的人物特點,試圖用所學知識了解生活環境的迫切心願,讓我們非常期待《非誠勿擾》。那期期人物背後活生生的成長故事就真的能一笑而過麼?不知道我們算不算祖國下一代,我想說的是班裏的同學,有的人會去聽歌,有的人會去看書,有的人會去運動,從來沒有人說過為了考試達到優秀就來告訴我們,世界上除了學習並無其他任何活動方式。唱歌可以學到韻律美,看書可以得到智慧美,運動可以得到健康美,《非誠勿擾》又何嚐不能表達深刻呢!我們的價值觀、人生觀必須建立在認識事實的基礎之上,如果所知如冰山一角,何來價值觀?無自由,無選擇,更無發展可言!元英

我28 歲。生活在上海。已婚。我們夫妻,女是本科,男是博士,生活的圈子並不寬泛,二十幾個朋友家庭有固定往來。唯一欣慰的是收入穩定,生活安定,周圍離婚率為零。如此介紹並不是曬幸福,是想告訴你《非誠勿擾》還有這樣一群受眾,這樣的人也還有很多。一向看低寫信表達支持或抗議的行為,在此我卻選擇以這種方式向您與孟非先生表達我的尊重。我的陽台上有鍋,家庭影院滿是藍光1080P,能從台灣中天、香港翡翠一路看到CNN ( 當然這是不合法的),可是我們每周末都看《非誠勿擾》。《非誠勿擾》熱鬧地刷新著收視率,同時也能讓浮躁的人心獲得冷靜,沒有話題沒有異議沒有爭論,就不會有思考有剖析有真相有結論。如果我有小孩,會不會讓他( 她) 收視此節目?——絕對會。成長的過程有閱讀純美童話的權利,也有對世界盡頭冷酷仙境的知情權,這兩種,“非誠”的舞台上都有。以為一路順暢就能成就願望?以為一直坎坷就無人問津?以為一見鍾情是一廂情願?總有一盞燈會爆冷,總有意外,也總有奇跡。如果一個相親節目就能顛覆五千年的優良傳統,那麼九年義務教育就有必要質疑了!路人丁

我每天收到很多來信,在這裏節選了幾篇不同背景、不同地域、不同年齡、不同階層的朋友的聲音,這些聲音普遍擔心《非誠勿擾》會否因片麵而遭遇不公。其實,我想說的是,古往今來,但凡成大事者都曾曆經不理解、誤會和委屈,人如此,其實事也大抵如此,時間終將證明一切,隻需告知自己繼續“走曲折的路,做正直的人”。我從來沒離開過我熟悉的講台,也永遠不會離開講台,即使我失聲的那天到來,我也要用眼睛注視著人們在那裏分享和碰撞,那是我畢生中心靈與其他靈魂交彙的神聖之地。但對於電視,我始終是個外行,我有膽走到如今,全憑觀眾的喜愛和支持。雖然電視無法像講台那樣讓我盡抒己意,但至少,我知道我在這兒還可以為大家做些事情。《非誠勿擾》促使了我在電視上與不同靈魂隔空遙距的碰撞,我尊重這裏,猶如我尊重每一個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