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上這個節目的都是渴望得到別人的關注或認可,或者不在乎別人評價的人。而那種介意別人評論、在意個人形象的人是絕對不會上這個節目的。無論電視上還是現實中,對於相親這種形式,不宜看得太重,不要抱著來了就一定要找到終身伴侶的心態,這樣反而比較容易放得開。無論男女,放開了才能展現自己最真實最可愛的一麵,“端著”或者“裝”的心態特別不利於找到愛的感覺。相親的風靡說明了現代人缺乏交流,為什麼現在網上聊天交友的人那麼多?其實是一樣的道理。你去問100 個來相親的人,你那麼優秀,為何不能自己找到合適的人?為何一定要用相親這種方式?他給你的答案多半會是“我的圈子太小”“我遇到的人都不合適”。
其實現代人的生活圈子和過去相比不但不小,而且大了很多,但人和人之間心的距離卻更遠了,這是一個社會問題。Q:《非誠勿擾》是一場紅色鬧劇嗎?你說過上節目的人大都是紅色性格的人。樂:《非誠勿擾》是一場紅色性格的集中展示,其中除了典型紅色性格以外,也不乏紅+黃性格和紅+綠性格。舉個例子,同樣是拒絕自己不喜歡的人的求愛,紅+黃性格因為帶有黃色,表現出的是鎮定和理性(如馬伊咪),純紅色的馬諾則是一副沒心沒肺的樣子,有時還會拿對方來開玩笑和調侃。夏燕因為是紅+綠,性格中有溫順平和的綠色,別人要跟她換位置,她總是無原則地同意,最後糊裏糊塗地被一個追求者帶走了。
當然我也再次確認我們理論的廣泛應用性,這裏麵至今沒有發現明顯的藍色性格,因為藍色不願意成為大眾矚目的焦點,讓藍色上相親節目是很困難的。Q: 你覺得用如此大鳴大放、眾人注視的方式真能找到合適的另一半嗎?樂:相親的電視節目十年前就有了,如同網絡的相親交友、公園裏的萬人相親會,甚至如同朋友間的介紹對象、居委會老大媽的熱心撮合和婚介所裏的相親介紹一樣,相親隻是一個初步了解和做約會前準備的過程,並不保證一定能找到合適的另一半。隻是今天的電視相親節奏更快速,形式更“潮”,不但是一種尋找約會對象的方式,也是展示自己戀愛觀和個人態度的平台,所以才招來全社會範圍內的討論。Q: 有人批評《非誠勿擾》宣揚拜金主義,你對此怎麼看?樂:金錢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很容易成為很敏感的話題。一些嘉賓在節目中說的話讓人感覺“拜金”,我覺得非常正常。事實上,並非隻有是她們喜歡錢,普天下人都喜歡錢。隻是以前這些問題不大有人在公開場合說,現在有個節目把它提出來,正反兩方進行辯論,有人附和,有人批評,這本身就是一個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