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附錄:色言色語(11)(1 / 1)

色論擇偶Q: 做了這麼多期節目,你對當下男女擇偶觀有什麼看法?從心理學上說,他們選到適合的人了嗎? 樂: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信息相對封閉,人們的選擇相對也少,85後(1985年以後出生的人)麵對的,是互聯網的傳播力已遠超過電視的時代,年輕人的選擇更加多樣,他們心態的開放度、接納程度更大。比如,50後、60後對以李宇春為代表的女性中性的打扮會覺得奇怪,但85 後卻很享受這些。特別是有些男生說話比較嗲,像女生一樣裝扮自己,父輩人會認為不務正業或者是娘娘腔之類的,時下的女生卻青睞這種異性,這種觀念就反映了時代的變化。60後是理想主義;70後已經從理想主義進入現實主義,兩種主義在身體裏開始打架;85後,這兩種情感的交織和錯綜複雜會更強。當下的年輕人不被這種純粹的愛情幻想所欺騙,他們的現實性更強,他們更注重自我的感受。從好的方麵看,他們真實不虛偽。

比方說,父輩母輩的婚姻有些吵半輩子,社會壓力、道德力量迫使他們壓抑地將就在一起,孩子長大了,父母們常會在孩子麵前講述自己為了家庭做出的這種自我犧牲,講到這些時他們自己會無比感動。但是父母如果拿孩子當做不離婚的理由,85後多半會扔下一句:不快樂就離唄,我又無所謂。而他們自己麵對情感問題時,若覺得雙方不合適就會分開,婚姻情感對年輕人的束縛會越來越小。從壞的方麵看,他們關注自在,不關心體諒他人感受。因此在戀愛的表達上,85後可以非常直白的、赤裸裸地說:我不喜歡你的什麼什麼。六七十年代的人很少說這種句型。但也有另外一種可能,為了吸引眼球,獲得更多人的關注,85後會增強語言的狠毒性,在電視上以這樣的方式表達自己,生活中也許他們並未如此強悍。戀愛時,當下年輕人強調感覺和條件。首先要有條件,沒有條件感覺好也不錯,沒有感覺幹脆就不行了。

結合和分開的速度比之前加快了。我最感動的是第4 期節目,一個叫陸元龍的男嘉賓,在第二個環節裏,24個女嘉賓中的23 個人把燈滅了,接著陸元龍唱了一首歌,叫《今夜無人入睡》,我當場就要哭了。那種情景讓我想到了英國的選秀冠軍蘇珊大媽。巧的是,唯一沒有滅燈的那個女嘉賓就是陸元龍在節目開始時在選擇器上選中的心儀女孩,全場都震驚了。我了解過程,陸元龍當時在電視上報出自己月薪是3000 元,但他實際收入非常高。他有意隱瞞收入,不想讓別人因為金錢選擇他,童話般的結局讓我非常感動。戀愛成功有規律可循。首先外貌相互認可。不要用漂亮這個詞,因為人對外觀的評價標準不同。從男生角度,首先在意這個女孩外表。而對於女孩,外在可能不是第一要素。二是性格上的匹配相當重要。在節目中條件非常好,但是“死”得非常快的男生,性格上普遍存在問題。這種性格上的問題,女性就會來評估。比如,女性渴望被人嗬護,而男性非常喜歡顯擺,愛打扮,以自我為中心,他能否兼顧她的感受?有疑問;女性獨立自信,男性強勢,女性願意臣服於強者男性,但是男性的魄力和強勢還沒強大到一定程度時,女性會嗤之以鼻,相處過程中少不了吵架,誰也不會屈服於誰。電視相親,速度特別快,第一個肯定會考慮外貌,這在任何時代都不會變。然後緊接著是現實條件,條件好當然開心,條件太差就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