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大於負一,小於等於零(2)(1 / 1)

因為孩子還沒有出生,所以,那時的思考,多是停留在理論上的。這也是本章的風格,而其中又以性別意識的思考為主。

但即使在孩子沒有出生的時候,他已經給我們帶來無數的快樂……

做一個快樂、智慧的女性主義者

——給尚未出生的女兒的信

妻子孕育孩子的時候,我的身份是一名自由作家,已經出版了十多本書,並將兩性問題選定為自己終生關注的目標。而性別問題,恰是我當時最感興趣的。作為一個“準父親”,我幻想自己的孩子是一個女兒,並將關於未來女性的理想寄托在她的身上。在這組我寫給尚在母腹中的女兒的信中,初步表達了我對於生育、子女教育,特別是理想女性的個人思考。其中許多在 12年後整理這本書的時候看來是極不成熟的,而且許多觀點與觀念在後麵章節中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比如對於養育孩子的意義的理解。這種變化也正好說明了一個男人在與孩子一起成長過程中的變化。這組信在一些報刊發表時,編者加評語道:“行文直爽大膽,引人深思。”

◎ 為什麼生你

醫生告訴媽媽,她懷孕了。爸爸那一刻的心情,是十分複雜的。

爸爸和媽媽談戀愛時,都說一生不要孩子。養育一個孩子是十分繁重的工作,我們自覺無力承擔。生命短暫,我們向往二人世界的輕鬆與快樂,更想多做些事業。

人在年輕時的許多想法,隨著年齡增長會慢慢改變。媽媽過了 30歲,開始向往平凡、安詳的人生。而這時,爸爸還很猶豫。

爸爸一直沒有想明白,生育到底有什麼意義。

這個世界上的絕大多數人是不會探討生育的意義的,生育就是為了生育,這無需回答,也無法回答。一些常規的想法,如養兒防老,早已經過時了。為了增加生命的樂趣?我們又何必通過這種對人力、財力、精力都極為耗費的事情來尋找樂趣呢?為了避免晚境的淒涼?在世界大同的未來社會,我們又有什麼權利將孩子圈在身邊?即使將他圈在身邊,我們又怎能保證他不是一個逆子,不會使我們感到更多的淒涼呢?更何況,這些想法不都是很自私的嗎?不是將孩子當做一個玩偶了嗎?

為了人類的發展與延續?地球不是已經人滿為患了嗎?

還有一種古怪的說法:為了延續自己的生命。在爸爸看來這絕對是自欺欺人,根本無法挽救我們麵對死亡時的恐懼。我們生育的生命與我們有天壤之別,而且他也將結束,他再生育的生命還將結束,人類這一物種都注定是宇宙的過客,如此脆弱的生命何必延續又怎麼能夠延續呢?

媽媽是這樣勸爸爸的:你就當多一種生命體驗吧。但是,我們在短暫的生命中未能體驗到的事物實在是太多了,為了體驗做父母的感受,我們將失去多少呢?!

在爸爸看來,盲目的生育,特別是多子多福的生育觀,是典型的未開化的農業社會的產物。而在技術時代,人的許多工作正被機器和社會取代,個體生命的價值應該受到更多的推崇。

但是,爸爸還是決定生育你。爸爸最初做出這一決定的理由隻有一個:因為媽媽想生育你。生育是兩個人的事情,爸爸不能為了自己的快樂便犧牲你媽媽的快樂。

◎ 爸爸的理想和癡想

那麼,爸爸是否很不情願地等待你的出生呢?恰恰相反,爸爸一旦決定要你,便開始了全身心的期待。爸爸要做一個最優秀的爸爸,要讓你成為最幸福的孩子。但是,爸爸也在采取措施將你的出生可能帶給我事業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爸爸買下了北京遠郊一套寬大的三室二廳複式公寓,爸爸將書房安排在樓上,這樣,你的啼哭便不會驚擾爸爸工作了。

另外,爸爸還在想,要使你成為爸爸事業的一部分,我要把自己關於人類的種種理想都在你的身上付諸實施。

爸爸還懷有一份癡想:你純淨的目光會成為我看世界的另一雙眼睛,使我從這個混濁的世界中另外有所發現,童貞能夠淨化我的心靈,升華我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