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寫作技巧2(3 / 3)

寫作技巧的掌握是有一個過程的。這個過程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技能”階段,一是“熟練”階段。“技能”階段,是無法之中求有法,能過觀察、體驗、多讀、多寫,學習並掌握了一些寫作的基本手法,且能將它們運用於寫作實踐。這是掌握寫作技巧的第一階段。“熟練”階段,是有法之中求變化。在第一階段的基礎上,進而掌握了包括寫作的辨證藝術在內的多種寫作手法,並能將它們純熟自如、富於創造性地運用於寫作實踐。這是掌握寫作技巧的第二階段。古人說:“學詩當識活法。”“所謂活法者,規矩具備,而能出於規矩之外;變化不測,而亦不背規矩也。”識得“活法”,並能運用“活法”是掌握寫作技巧第二階段的重要標誌。

掌握寫作技巧,對寫作具有重要的意義,任何否定寫作技巧在寫作中的客觀作用的觀點無疑是錯誤的。但是,我們也不能把技巧絕對化,走到唯技巧論的極端。因為,決定文章價值的主要因素,還是內容,脫離了豐富而深刻的內容,文章的審美價值乃至藝術性,也就不複存在了。這一點,尤其應該引起初學寫作者的重視。

寫作技巧類圖書

是否存在寫作的公式呢?是否可以有規律的寫出吸引人的電影、電視劇的故事呢?完全的編劇公式是不存在的,但細分析那些膾炙人口的故事,卻會發現這其中有規律可循。

美國編劇研究大師CristopherVogler(克裏斯托弗沃格勒),寫作的《TheWritersJourney:MythicStructureforWriters》(中文譯名《作家之旅:源自神話的寫作要義(第3版)》正是世界上少有的講解故事規律的寫作指導圖書。

克裏斯托弗沃格勒,吸收了卡爾榮格的心理學思想和約瑟夫坎貝爾的神話研究,提出了“英雄之旅”的概念,將故事模型分為“英雄之旅”的12個階段;將故事人物總結為英雄、導師、信使、陰影等不同原型。此理論一出,立即震動了西方編劇界,該書也被公認為好萊塢電影人的必讀書目。不但關於寫作的智慧,同樣關於人生的哲學。每個人都在各自的“人生之旅”中前行,克裏斯托弗沃格勒就如書中所寫,就是一位資深導師,指點我們走好“作家之旅”。[1]

如何提高

閱讀優秀的作品:這是顯而易見的,但立竿見影的方法。如果你不讀更多的好作品,你就不知道如何寫出更好的作品。優秀的作家都是從閱讀別人的佳作開始,接著開始模仿,最後超越他們,

形成自己的風格:盡可能的多讀名著,在看內容的時候,更要留意文章的問題和寫作的技巧。

盡可能多的寫:每天都寫,如果可能話,每天寫幾次。你寫得多了,也就寫得好了。學習如何寫作和其他的學問道理是一樣的,熟能生巧。寫寫你自己,寫寫博客,向出版社投稿。隻是寫,全情投入的寫,練得越多,你的寫作水平就提升得越快。

隨時隨地記下你的靈感:隨身帶一本小筆記本(納博科夫身上裝滿了小卡片),當你對你構思的小說,文章,或是小說裏的人物有什麼靈感的時候,馬上記下來。當你聽別人談話時的隻言片語而所有頓悟時,或看到一段散文詩或是一句歌詞讓你很感動時,都可以馬上當他們記下來。靈感總是轉瞬即逝,你及時的記錄下來,便可以成為你寫作的素材。我的習慣是,為我的博客要寫的文章列一個清單,不斷的補充它。

專門的寫作時間:每天找一個沒有任何打擾的時間段作為專門的寫作時間,讓這成為習慣。對我而言,清晨的時間是最佳的,午飯,傍晚,或者深夜的那段時間也可以。無論你是做什麼工作的,把寫作當作每天必須完成的任務去做。每天至少寫半個小時,當然有一個小時更好。若你同我一樣,是一個全職的作家,那麼你需要寫更多的小時,請你不要擔心,這隻會讓你寫得更好。

隨便塗鴉:麵對整張的白紙,整版的白屏,無從開始,肯定恐怖。你會想:我還是看看郵件或是小憩一會了吧!先生,千萬別這樣。馬上開始寫,馬上打字,你寫什麼沒有關係,隻是讓我聽到你敲鍵盤的聲音吧。隻要你開始寫了,什麼都好辦了。像我的話,我喜歡先敲上我的名字和文章的標題,這應該不難吧,然後再慢慢的展開情節,全身心地融入進去…關鍵是:開始可以隨便寫寫,隨便塗鴉,但是盡快開始寫正文。

先計劃,再寫:這好像和“隨便塗鴉”有些矛盾,實際上不是這樣。在坐下來正式寫之前,先做個計劃或是腦子裏先預演一下,這是非常管用的辦法。每天跑步的時候想想要寫的東西,或是散步的時間來個頭腦風暴;然後把想到的記下來,做一個扼要的提綱;等真正準備好開始寫了,可以很快的展開,因為思路和想法都有了。

創新:你需要模仿名家,這並不意味你要跟他們寫得一模一樣。你可以試試新的寫法,從這裏學一點,從那裏學一點。漸漸地,你就會有了自己的風格,自己的文體,自己的思路。試試一些不一樣的表達,或創造一些與眾不同的表達方式,每一方法你都可以嚐試,看看它到底怎麼樣,不好就不用唄。

修改:你開始構思你的文字,然後試著寫,讓故事情節展開,最後你需要回過頭再看看你都寫了什麼。這點很重要,很多寫手一旦寫好就不想修改,已經費時費力地寫好了,還要再花時間修改,實在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活。但如果你想寫得更好,你就要學會如何修改。好的作品是經過反複的推敲和修改而成的,這會讓你的作品從平庸中脫穎而出。看看你寫的東東,不僅僅是那些拚寫和語法錯誤,還有那些無意義的詞,混亂的結構,和讓人搞不懂的句子。修改的目標是:更清晰,更直接,更鮮活。

簡明扼要:這是你在修改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一句句,一段段的修改,把無關主題的統統都刪掉。一個短句比一段冗長的廢話更具說服力,大白話比晦澀的專業術語更受歡迎。記得:簡單就是力量。

富於感染力的句子:在短句中使用富有感染力的動詞,當然,並沒有要求每一句都是這樣,你需要變化。但是,多試試能夠吸引人的句子。而且,你沒有必要等到你要修改的時候再用,你剛開始寫的時候就要考慮這個問題。

獲取別人的反饋:閉門造車不會有任何進步,讓別人讀讀你的文章給你回饋,最好有經驗的作家和編輯。他們見多識廣,會給你很中肯和有見地的建議。認真的聽,即使是一些批評,也接受它,忠言逆耳,這樣隻會讓你寫得更好。

是騾子還是馬,拉出來溜溜:就你而言,你需要讓別人讀到你的作品。你的作品不是你想誰看誰就看的,讓所有的人都讀到你的文章。你就要出版自己的書,發表自己的短篇小說和詩歌,給出版社供稿。如果你已經開始寫博客了,恭喜你,這是一個好的開始所有的人都會看你寫東西,也許剛開始時會是件傷腦筋的事情,但這是每一位作家成長的必由之路,馬上發表你的文字吧。

采用對話式的文體:很多人的寫作都很正式,但是我發現像我們說話一樣寫作會使文章更流暢(沒有歎生詞)。這樣一來,讀者看起來會更舒服。剛開始這麼寫並不容易,你需要堅持這麼做。也許,會帶來另一個問題,為了讀起來更口語化,你需要打破一些語法規則(就像我的前一句那樣)。因為如果生搬硬套語法,會讓你的文章看起來很不自然。若沒有其他原因,就不要破壞語法規則。你需要知道你在做什麼和為什麼這樣做。

好開頭和結尾:開頭和結尾是文章的重點。特別是開頭。如果你不能在故事的開始就吸引讀者,那他們就很難有耐心把整篇文章讀完。所以投入更多的時間去考慮怎麼寫好開頭,讀者一旦對你開頭感興趣,他們會想知道得更多…寫好開頭後,再弄一個精彩的結尾,這會讓讀者更加期待你的下一篇佳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