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少年時光:從弗吉尼亞到喬治城(13)(1 / 1)

喬大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離白宮兩英裏。成立那年(1789)恰逢法國大革命,順便沾染了一點啟蒙主義和政治思想。全美曆史最悠久的天主教大學,學生必須修讀兩個學期的哲學和神學。政客的樂園,外籍學生的舞台。

而約翰?湯普森先生,在這裏當了27年籃球主教練。

他也有過輝煌的日子:208公分,123公斤,60年代,這副銅筋鐵骨的身板,讓他打上了NBA。他在波士頓凱爾特人度過了1964-66兩季。眾所周知,那正是凱爾特人隨心所欲包攬冠軍的王朝年份。他作為籃球史上最偉大人物之一、最傑出防守球員比爾?拉塞爾的替補,在籃球史上最偉大主帥紅衣主教奧爾巴赫座下聽旨。1966年他退役了,去當了兩年高中籃球教練。1972年,他被喬治城大學雇傭。

他信奉紅衣主教的凱爾特人籃球哲學。堅硬、紮實、迅速、窒息的防守、靈活變通、不擇手段。中鋒出身的他,培養出了尤因、穆托姆博和莫寧這樣的鐵漢。他和紅衣主教一樣不為流俗意見所熏染。他率領著喬治城取下了1984年NCAA冠軍,使尤因初次擊敗他的夙敵大夢奧拉朱旺——如果不是1982年邁克爾?喬丹的神奇跳投,喬治城本該擊敗北卡羅來納,拿下那年冠軍才是。就在阿倫?艾弗森入學之前兩年,喬治城還拿下NCAA大東區的常規賽冠軍。

他是個善於控製隊員情緒的教練。後人回憶起80年代的喬治城,都還心有餘悸:“那就是十二個饑餓的黑人!”喬治城膽大包天,防守不間斷施壓令人窒息,而進攻則充滿侵略性和衝擊力,奔走如火焰。坐居火焰中心煽風加柴的,就是湯普森教練。

湯普森教練最喜歡營造的,是如下氛圍:“我們去對抗那個他媽的充滿誹謗者的世界”。他,一個黑人教練,深明他的弟子們的心理:他們所承受過的種族歧視,他們內心的絕望和憤怒。他將這一切引導到了球場上。

1993年12月,他見到了安?艾弗森。這位偉大的母親第一次主動去找一位籃球教練。那時,她已經有十八年沒怎麼碰這項當年擅長的運動。她對湯普森教練的了解,是因為弗吉尼亞州口耳相傳。

“你知道約翰?湯普森嗎?”

“知道,阿朗佐?莫寧的教練嘛!”

1992年NBA榜眼莫寧,乃是弗吉尼亞的籃球英雄。安?艾弗森循著這條路到達了湯普森門前。她的要求簡單質樸:

“我覺得,您是個能把我兒子導向正途的教練。”

而湯普森教練,如是形容他的想法:

“在弗州,阿朗佐?莫寧是個英雄,所以艾弗森家會來找我。無論過去發生了什麼,阿倫,他是個聰明的年輕人。他理應獲得入大學教育的機會。他將必須遵守所有的規章製度——和所有的學生一樣在教室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