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阿倫?艾弗森來說,喬治城是他二十年人生中所遇到的最純善的樂土。在這校園裏,他遠離了少年時滿目瘡痍的街區,成長為全國知名的人物,有了一個精神上的父親。動蕩、鬥毆、槍聲和歧視,暫時地遠離了他的生活。但這片樂土有其致命的弱點——這裏過於純潔,無法製造金錢與利益。而阿倫?艾弗森並不是獨自生活在世上。他在大學裏可以無憂無慮,他的教練為他擋卻所有的爭議和攻擊,他的獎學金保證他豐衣足食。可是,他有孩子、女友、媽媽和妹妹需要扶植。他不可能對他們撒手不管。他和他的街區永遠血肉連心。去NBA掙錢,這是他當初立下的誓願——他發過誓,他不想讓媽媽和妹妹們過窮日子了。
1996年夏天,一個再好也不過的機會。所有的選秀專家都認為,如果他參加選秀,有極大可能進入前五或前三,甚至狀元。狀元意味著一份至少總值千萬美元的合同。他在喬治城隻打了兩年,但那已足夠他穩下狀元之位。如果他再打第三年、第四年,他的球技也許會進一步增長提升,但是,選秀一向波譎雲詭。誰知道1997年、1998年的選秀大會上又會冒出怎樣的人物?媒體的風向又將如何改變?在NCAA曆史上,因為執意在大學裏多讀幾年而導致選秀位下跌的人們相當多。因此,敢於讀完大學四年才參加選秀的,除了杜克大學這類老牌名校中視NCAA勝於NBA的球員外,餘下的無非那幾類人——蒂姆?鄧肯這樣根本不必擔心選秀位的絕對未來巨星,格蘭特?希爾這樣天生貴胄子弟,以及布蘭頓?羅伊這樣在大三時還默默無名,大四時陡然升值的後起之秀。
1996年5月1日,阿倫?艾弗森與喬治城大學召開了新聞發布會。“經過和教練的協商,考慮到我的家庭狀況,我決定……提前參加NBA選秀。”“我很想完成學業。如果不是家庭原因,我一定會留在這裏。我學到了很多,尤其是有湯普森先生這樣的教練。他教了我很多。他令我從男孩變成了男人。”“但是,為了我的家庭,我必須早點離開大學。”“我愛喬治城。我愛NCAA。我在這裏享受到了足夠的樂趣。但是,我已經準備好了進入NBA。”
他的喬治城時光結束了。大二的單季926分和124次搶斷,都是球隊紀錄。他的總搶斷213次是隊史第三。總得分1539分是隊史第十。而且,如前所述,比起湯普森教練手下那些四年才畢業的老油子,他可是隻打了兩年時間。
如果說,世界上隻有一個人能對他的選秀決定加以點評的話,那就是約翰?湯普森教練了。在新聞發布會之前,他一直沒有公開鼓勵過艾弗森提早進入職業生涯。在新聞發布會上,他的態度依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