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狀元·新秀季·世界的偏見(12)(1 / 1)

費舍爾望著艾弗森有節奏地拍球,籃球像一顆鮮活的心髒一樣跳動。他想起教練賽前的布置,“球探報告說,艾弗森喜歡從右手突破,你要留意他從你左側突破。”

全場盯著艾弗森與費舍爾的一對一。這類場景,艾弗森早已習慣——隻是,七年前的他是在漢普頓的街頭場,企圖晃倒比他大一輪的大個子們,而現在沒有露天球場的油漆味,隻有木地板和球館,還有二萬觀眾。他閱讀著費舍爾的眼神,原地運球,忽然用極快的節奏,做了一個向左晃的假動作——費舍爾的腳步像敏捷的獵犬一樣,急忙朝自己身體右側咬去。

“你要留意他從你左側突破。”——不是費舍爾忘了教練的安排,他的身體反應先於思考。接下來的瞬間接近匪夷所思。球已彈回艾弗森右手,他像一道電光般右手啟動,從費舍爾左側劃過。而費舍爾就像一尊石像。

當然,這個球沒能成功。艾弗森的上籃挨了一記帽。沙克?奧尼爾一巴掌把球蓋了出去,全場發出悠長的“嗚”聲。他們在感歎什麼?巨人的魄力,還是艾弗森那一記電光火石的切入?大屏幕在重新播放這記華麗的晃動。艾弗森在掌聲中走向更衣室。

那場比賽,他僅有27投6中。可是費城人民急著眉飛色舞地描述他那記華麗的切入,無暇去對他的數據挑三揀四。每當站上球場,哪怕他並無意為之,他都會自然而然成為主角。對手已經開始注意到他了。對,那個小個子,準備隨時合圍他!他麵前的防守者已經不再抱希望跟上他,而隻希望盡量減緩他的速度,以待援兵。

賽季進行了一個月,他就已經成為一個特別的球員。一個需要全聯盟球探去刻意觀察,需要對手主教練為他重新布置防守戰術的家夥。雖然世界對他的鋒銳度早有意料,但他還是超越了人們的想象。

很少人會去考慮他的橄欖球背景。他習慣了橄欖球的速度與強悍,因此,他敢於以飛蛾撲火般的決絕,朝對手撞去。躲避對手或與對手碰撞,這些東西早隨橄欖球與漢普頓街頭的對抗,融進他的血液裏。

不經意間,他造就了一場革命。一場會書寫到籃球曆史中的革命——就在他打了一個月NBA之後。

9. 第三代胯下運球大師

1891年,奈史密斯發明籃球時,把這項運動想象成這個樣子:球在人們手間蜻蜓點水般地傳遞,然後找到籃筐,就像摘桃子的姑娘們在果園裏拋遞采摘。而以下情景,顯然出於他考慮範圍之外:兩條一米九開外的漢子彼此彎腰對視,肌肉緊張,就像鬥牛士和公牛。兩萬人圍觀鼓掌,等著一個撞向另一個……和鬥牛類似的是,如果那頭公牛摔倒,球被鬥牛士繳獲,他們會集體歡叫,大屏幕會記錄那頭迷惘公牛的表情和汗水,人群對他指手畫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