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的一個混得十分發達的朋友老鄭邀集一些老友在一個著名的高級法式西餐館聚會,老王十分雀躍,他知道,如果沒有地方報銷,他這種人是不可能到那種高雅的餐館用餐的。
於是根據朋友的委婉通知與他的國際活動或者叫做“外事”知識,他更換了深色新裝,打上金黃色領帶,換上三接頭皮鞋,準時到了高雅餐館。服務員問他:“幾位?”“預訂雅間了嗎?”他不好意思地回答:“鄭先生,您看有沒有鄭先生訂的雅間或者桌台……”
服務員拿起訂單認真查找了一回,說是:“沒有啊,有姓鄧的一位先生訂了座,可是沒有鄭先生啊。”
老王心想莫非鄭老總沒有訂餐?也許老鄭的計劃是人來了臨時找座?也許他用的是公司或者單位的名義?也許他自己不出麵而是由秘書小姐訂的餐?他囁囁嚅嚅地說:“這個……那個……我再等一會兒吧。”
服務員態度極好地把他引領到一張空桌子邊,還給他泡了立頓紅茶,瓷茶碗很講究,是景德鎮出品的法式花色與規格的瓷器。
左等不來,右等不來,鄭先生不來,鄭先生的其他朋友也不來,也許他記錯了時間?過去就發生過這樣的事情,禮拜五的宴請他老王禮拜四就到了。他有點汗流浹背。
終於他等不下去了,已經過了預定的時間四十分鍾,即使是總統請吃飯,主人也該來了,他麵紅耳赤地向服務員作檢討,說明可能是自己記錯了,他不準備再等下去了,他要走了,他問那一杯立頓紅茶,他應該付多少錢。
服務員對他顯出憐憫的神態,說是不用付錢了。
老王臉更紅得一塌糊塗了。這時電話鈴響,服務台接電話的人員用普通話、廣東話和法語問:“請問哪位是王先生(王生或米歇沃翁)?”
……如此這般,鄭公告訴他,不是西郊的這家餐館,而是南郊的同名法式大餐連鎖店。老王如遇到了救命菩薩一般,連連對給他喝英國紅茶的服務生說:“您瞧我這個糊塗勁兒,不是這家,是那一家,都叫香榭裏舍,是連鎖店……”
不 期 而 遇
這一天,老王連連碰到許多不期而遇。早上買早點的時候碰到了自己最崇拜的足球運動員。上午在大街拐彎處碰到了二十年前的街坊,那時候他們住平房,大雜院。後來在書店遇到了失散多年的小學同學 ?? 這位同學居然還記得他,居然認出了他,這真叫人駭異。下午接了個錯號電話,找姓苟的,他說明這裏沒有苟先生,卻聽著對方的聲音有點耳熟,再一說話,敢情是老鄰居,十年前他是賣煎餅果子的。晚上看電視,想不到與著名節目主持人麵對麵對談的是自己老上司的孫子小二兒,當年為了討好上司,老王常常給小二買點糖豆大瓜子冰棍糖葫蘆,現在小二兒已經是著名跨國企業家了,業餘還寫了一批舊體詩。
老王不懂,這究竟意味著什麼?哪裏都是熟人,哪兒都是熟事兒,跟誰都有過交往,與大家都有緣分,什麼人和事都與記憶有關……吉乎凶乎?喜乎悲乎?欣慰乎?失落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