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審訊被押(三)(1 / 2)

戴力仍然神色平和地說:“晨先生過譽了。不過,說起這卜副使(他偏偏故意強調小卜的虛擬官銜)之事,下官還有多事不明。方才先生所說,竟一直未識破其麵目,便是其一。憑先生的聰明才幹,像這類反詩所用的藏頭字這種雕蟲小技,怎麼竟會一直看不出?不過,大人若是硬說就是沒看出來,本官也無法查證,所以此事不提也罷。下麵幾件事,倒要麻煩晨大人講講明白了。”

我心中暗想,我沒搞明白簡單的藏頭詩,連我過後也罵自己蠢呢,他不信也很正常,但這世上就有這種事,就是沒轉開那麼個勁兒,有什麼辦法?

戴力提這首詩,隻能算敲了下開場鑼鼓,真正的審判——對我的審判,其實才剛剛開始。如果不能在這裏解釋明白,估計我也根本別想見皇上的麵了。

“戴大人盡管發問。晨某沒有不可對人言之事,我邦對祖邦之地,也一向心懷敬仰之情,從未有過不利之心。”這句話我倒是可以坦然說出來,因為情況確實如此。

不過,後麵麵對審問的問題,我恐怕不少地方還是得使出看家本領——撒謊了。

“晨先生可知,這一回反賊起事,為什麼要選擇在那個日期?”

“當然不知。若是知道,本官難道不早就通知貴邦官府早做防範了麼?”

“先生還是不願正麵回答,那就由本府來說吧:這個日期,正是貴邦抽調京城大批禁軍前去拍攝電影之時,大都內十分空虛。挑選此時反叛,會是隨便選的嗎?”他盯著我問道。

“唔,這個,得承認,確實時機絕佳,禁軍遠在數十裏外,消息難通,救援也來不及。”

“那這個日期,及調動官軍人數是怎樣定的,大人可知其中詳情?”

他緊緊盯著我。我稍稍躊躇了一下,明知他是挖了一個大坑在等我跳,我卻無法避開,隻能選擇跳進去:“這個自然知道,此拍攝日期及調動兵力人數,是我與大司馬賈雨村大人商定的。”

看他就要張嘴說話,我又本能地補充一句做反撲:“不過,在商議時,本使又怎知反叛會利用這個時機?本人不是諸葛孔明,可沒有那未卜先知的本領。”

戴力聲音不大,卻字字很清楚:“難道先生那日不是與這位卜副使,一起到大司馬府去交涉的嗎?”

這點我是無法否認的,隻能說:“確實如此。不過,當時也隻是想以此向賈大人表示,我們對此拍攝極為重視,才兩人同時出動而已。大人若是以此來斷定我們是合謀,那也未免太牽強附會。前麵說過了,我們確實失察,隻想此人會從此收斂江湖習性,哪知他卻心存另意,腦後長有反骨。”

戴力卻也不跟我爭辯,隻是點到為止,馬上又轉了話題:“就在逆賊反叛前不久,晨先生遇到在街上巡查的應天府楊捕頭。當時本司已探到了反叛的蛛絲馬跡,故此通令大都中各衙門督促屬下晝夜出動,認真打探消息,加強警戒,先生卻又對他說了些什麼?”

這又是件不太好回答的事。我故意輕描淡寫地說:“那個楊捕頭又沒提什麼反叛的事,他不過是問了我一下所謂‘客星犯日’之像,說是上頭據此才讓他們晝夜出動,異常辛苦。晨某便據自己所學,幫他糾正了下長期以來形成的錯誤解釋而已。怎麼,哦,原來大人也是上識天文,下識地理,真乃英才也!你我不妨找個日子在一起切磋一下,定會收獲不小。”我順便拍了下馬屁。

“其實,本司不過是以天象為名,督促下麵用心查訪反叛,如此方不至於打草驚蛇,也免得百姓惶恐不安。誰知先生卻說了那樣一番蠱惑人心之詞,讓他們以為天下太平,由此消極懈怠,將已撒出去的人馬又都收攏,哨崗撤回,刀槍入庫,致使反賊起事之夜,如入無人之境。晨先生一番話語,真如淮陰侯韓信當年的楚歌,一夜吹走了十萬兵啊!”

這個戴力也真是的,居然又把這麼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把我和反叛聯係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