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雖說是個性解放的時代,但能為堅持興趣特長而不對自己人生“委曲求全”的人,依然鮮見。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男子雙向飛碟決賽落幕時,備受矚目的人物除了打破自己創造的奧運紀錄的美國選手文森特·漢考克,還有奪得銅牌的卡塔爾王子納賽爾·阿爾·阿提亞。阿提亞的父親曾經擔任歐佩克(石油輸出國組織)的主席,在卡塔爾掌控著全國的經濟命脈,如今是卡塔爾副首相和卡特爾國能源與工業部部長,掌握著整個國家的石油。可這位“官二代”、“富二代”王子卻對從政、經商毫無興趣,並且不顧父親讓他當醫生或律師的強烈反對,毅然投身於體育競賽當中,成為了卡塔爾最出色的運動員。這種視權力、金錢如浮雲而珍視自我真正價值的人生態度,非常值得當下浮躁的一些國人學習。
敬畏生命,珍愛自己的興趣特長,才能體驗到生命的珍貴和人生的美好。喬布斯留給世人的忠告之一就是:“我確信我熱愛自己所做的事情,這就是這些年來支持我繼續走下去的唯一理由。”堅定地保持自己的興趣愛好,才可以感受到生活的絢麗和樂趣。生活猶如大海,有時波浪滔天,有時風平浪靜;有時是陽光明媚的晴天,有時又是布滿陰雲的雨夜。在生命的旅途中,培養興趣愛好,不放棄自己的特長,許多時候可以起到調劑精神的作用。做官也好,做研究也好,或者做其他任何工作,快樂與否、成就大小,關鍵都在於是否真正投入與喜歡。
敬畏那支筆:贏得生前身後名
曆史上有這麼一則故事:宋太祖在皇宮後園彈捕鳥雀。有個臣子說有急事求見,宋太祖急忙召見。但這位臣子上奏的卻是普通的事情。宋太祖生氣了,責問他。臣子回答:“臣以為這些事情比彈捕鳥雀還緊急。”宋太祖更加生氣了,舉起斧鉞撞落了臣子的兩顆牙齒,臣子慢慢彎下腰撿起了牙齒,放在懷裏。太祖罵他說:“你懷裏揣著牙齒,想告我的狀嗎?”臣子回答說:“臣沒有資格狀告陛下,然而自有負責記載曆史的官員記錄這件事。”宋太祖既害怕又高興,賞賜了黃金和絲織品安慰犒勞他。
還有一事在《讀書鏡》中記載,宋太祖一日罷朝,俯首不言,久之,內侍王繼恩問故。上曰:“早來前殿指揮一事,偶有誤失,史官必書之,故不樂也。”堂堂一位開國皇帝,“偶有誤失”,竟然怕“史官書之”。
其實,宋太祖並不是怕史官這個人,而是怕史官手裏那支據實而書的筆。
在古代,史官的職能主要是以書麵的形式記錄和反映有一定意義的現實事件,兼有輿論監督與記載曆史的作用。上至天子宰相,下至黎民百姓,無不對自己的“身後名”非常看重,所以辛棄疾的名句“贏得生前身後名”流傳千古。史官負責記載曆史,他們的記載自然會包含帝王的所作所為並傳之後世,作為九五之尊的皇帝,當然非常想有一個身後之美名,所以他們對史官也就特別客氣,希望他們能給自己一個好的記載,也害怕他們給自己不好的記載。
那為何皇帝不直接幹預史官的記載呢?通過一則小故事,我們就可以看到史官們的堅持與操守。
晉靈公是個昏君,而正卿趙盾是個正直的大臣,經常諫勸晉靈公。晉靈公嫌趙盾礙手礙腳,派刺客去暗殺趙盾。趙盾隻得出走,不過在尚未逃出晉國時,趙盾的族人趙穿便起兵殺了晉靈公。晉太史董狐在史書上寫道:“趙盾弑其君”,並且“示之於朝”。趙盾對董狐說:“我並未弑君。”董狐說:“你是正卿,沒逃離出境,國君被殺了,你回來後又未法辦弑君者,當然就等於是你弑君了。”趙盾毫無辦法,隻好歎口氣,聽任董狐寫自己弑君了。後來孔子稱董狐為“良史”;同時,孔子也認為,趙盾不幹涉史官秉筆直書的權力,也是“良大夫”。董狐不畏權勢、堅持直書實錄的史筆傳統,自古以來,是史家以及一切世人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