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時發泄,不讓怒氣折磨自己
生活中,我們常會看到這樣的情形:司機因為交通堵塞而滿臉怒色;公共汽車上兩人為搶占座位而大打出手……此種情形,舉不勝舉。那麼你呢?是否動輒勃然大怒?是否讓發怒成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也許你會為自己的暴躁脾氣大加辯護:“人嘛,總有生氣發火的時候”、“我要不把肚子裏的火發出來,非得憋死不可。”在這種借口之下,你不時地生氣,也衝著他人生氣,你似乎成了一個憤怒之人。
其實,並非人人都會不時地表露出自己的憤怒情緒,憤怒這一習慣行為可能連你自己也不喜歡,更不用問他人感覺如何了。因此,你大可不必對它留戀不舍,它不能幫助你解決任何問題。任何一個陽光、有所作為的人都不會讓它跟隨自己。
發怒固然有損健康,但怒而不泄同樣對健康無益。英國一位權威心理學家認為,積蓄在心中的怒氣就像一種勢能,若不及時加以釋放,就會像定時炸彈一樣爆發,可能會釀成大難。正確的態度是疏泄怒氣,適度釋放,學會把怒氣轉移到小事上,調整好自己的情緒。
畢林斯先生曾任全美煤氣公司總經理達30年之久。他在總經理任期內,給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對於許多小事常常會大發脾氣,對於那些重大事情卻反而鎮靜異常。
有一次,他乘車回家,下車時,把一盒雪茄遺落在車裏了,不久他記起來,再返身去找,但早已不見了。
這包雪茄的價值,不過是5美分一支,對他而言真可算是微乎其微的損失。但他竟因此而氣得麵紅耳赤、暴跳如雷,以致旁觀者都以為他失去的是一件蓋世無雙的寶物。
後來有一次,他憑空遭遇了10萬倍於那次的損失,但他卻反而鎮定異常。
那是全世界鬧著經濟恐慌的年代,畢林斯先生有好幾天因為臥病在床,沒有去公司辦公。就在這幾天裏,有一家銀行倒閉了,他湊巧在這家銀行裏有3萬塊錢的存款,結果竟成了“呆賬”。等到他病愈後,聽到這個消息,卻隻伸手搔了搔頭發,然後沉思了一會兒,便說:“算了,算了。”
陽光的人總是善於把怒氣轉移到他處:遇到一些感覺不快的小事時,盡管發泄自己的怒氣,直到自己的心境完全恢複舒坦為止。因為這樣可以使他們永遠保持開朗鎮定的情緒,一旦遇到大事發生,他們就可以用全部精神從容地應付。否則,不論事情大小,遇到氣便積在心裏,等到麵臨更大的打擊時,堆積多時的大小怒氣,便都將如爆裂的氣球一樣,衝破了理智的範圍,變得毫無自製的能力了。
更重要的是,怒氣發泄後,就必須立即把心情寬鬆下來,這樣你的怒氣才算沒有白白發作。反之,如果你發作後,仍然把這事牢記在心,不肯忘卻,那你所獲得的結果,一定將更糟到不堪想象的地步,而且到處都難與人相處。
當你在日常生活中,或與人接觸時受了一些氣時,最好的選擇是回到房間裏靜靜地坐一會兒,甚至躺一會兒,到外麵去散散步,用一切辦法來消除你的煩惱,直到恢複你的好心情為止。
改變不了事實就改變情緒
生活在都市快節奏的生活當中,人的情緒難免波動起伏,遇上不順心的事情難免會發點小脾氣。這無可非議,但最重要的是能夠適度控製一下,如果一味地放任自己的情緒,則會成為人生成功的一大障礙。
生活之中,我們感受周圍的事物,形成我們的觀念,做出我們的判斷,無一不是由我們的心靈來進行的。然而,不好的情緒常常幹擾我們的心靈,使我們出現種種偏差。因此,成功的人能成功地駕馭情緒,而失敗的人讓情緒駕馭,把許多稍縱即逝的機會白白浪費。
一名初探歌壇的歌手,他滿懷信心地把自製的錄音帶寄給某位知名製作人。然後,他就日夜守候在電話機旁等候回音。
第一天,他因為滿懷期望,所以情緒極好,逢人就大談抱負。第十七天,他因為情況不明,所以情緒起伏,胡亂罵人。第三十七天,他因為前程未卜,所以情緒低落,悶不吭聲。第五十七天,他因為期望落空,所以情緒壞透,拿起電話就罵人。沒想到電話正是那位知名製作人打來的。他為此而毀了期望,自斷了前程。
覆水難收,徒悔無益。我們在為這名歌手深深惋惜的同時,也更深刻地明白了不良情緒帶給人的危害。
一位很有名氣的心理學教師,一天給學生上課時拿出一隻十分精美的咖啡杯,當學生們正在讚美這隻杯子的獨特造型時,教師故意裝出失手的樣子,咖啡杯掉在水泥地上成了碎片,這時學生中不斷發出了惋惜聲。教師指著咖啡杯的碎片說:“你們一定對這隻杯子感到惋惜,可是這種惋惜也無法使咖啡杯再恢複原形。如果今後在你們生活中發生了無可挽回的事時,請記住這隻破碎的咖啡杯。”
這是一堂很成功的素質教育課,學生們通過摔碎的咖啡杯懂得了,人在無法改變失敗和不幸的厄運時,要學會接受它,適應它。
被稱為世界劇壇女王的拉莎·貝納爾,就是這位心理學教師的得意學生。一次她在橫渡大西洋途中,突遇風暴,不幸在甲板上滾落,足部受了重傷。當她被推進手術室,麵臨鋸腿的厄運時,她突然念起自己所演過的一段台詞。記者們以為她是為了緩和一下自己的緊張情緒,可她說:“不是的!是為了給醫生和護士們打氣。你瞧,他們不是太正兒八經的了嗎?”
拉莎手術成功後,她不能再演戲了,但她還能講演。她的講演,使她的戲迷再次為她而鼓掌。
拉莎·貝納爾在麵對無法抗拒的災難時,能跳出焦慮、悲傷的圈子又跨上一個新的裏程,這就是她的情緒“轉換器”在起作用。
任何人遇上災難,情緒都會受到影響。麵對無力改變的不幸,我們要學會操縱好情緒轉換器,學會安慰自我,忘掉它,一切都會過去。
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情緒化是建立平常心的大敵。隻有控製住自己的情緒,做自己情緒的主人,才能樹立良好的平常心態,才能在麵對別人對自己的不公或折磨之時控製好自己,並最終通過努力獲得成功。
女孩很漂亮,非常善解人意,偶爾出些壞點子耍耍男孩。男孩很聰明,也很懂事,最主要的一點是幽默感很強,總能在兩個人相處中找到可以逗女孩發笑的方式,女孩很喜歡男孩這種樂天派的心情。
他們一直相處不錯,女孩對男孩的感覺,淡淡的,說男孩像自己的親人。男孩對女孩的愛甚深,非常非常在乎她。所以每當吵架的時候,男孩都會說是自己不好,是自己的錯,即使有時候真的不怪他,他也這麼說,他不想讓女孩生氣。
就這樣過了5年,男孩仍然非常愛女孩,像當初一樣。
有一個周末,女孩出門辦事,男孩本來打算去找女孩,但是一聽說她有事,就打消了這個念頭。他在家裏呆了一天,沒有聯係女孩,他覺得女孩一直在忙,自己不好去打擾她。
誰知女孩在忙的時候,還想著男孩,可是一天沒有接到男孩的信息,她很生氣。晚上回家後,發了條信息給男孩,話說得很重,甚至提到了分手。當時是晚上12點。
男孩心急如焚,打女孩手機,連續打了3次,都被女孩掛斷了。打家裏電話沒人接,猜想是女孩把電話線拔了。男孩抓起衣服就出門了,他要去女孩家。當時是深夜12點25分。
女孩在12點40分的時候又接到了男孩的電話,從手機打來的,她又給掛斷了。
一夜無話,男孩沒有再給女孩打電話。
第二天,女孩接到男孩母親的電話,電話那邊聲淚俱下。男孩昨晚出了車禍。警方說是車速過快導致刹車不及,撞到了一輛壞在半路的大貨車。救護車到的時候,人已經不行了。
女孩心痛到哭不出來,可是再後悔也沒有用了,她隻能從點滴的回憶中來懷念男孩帶給她的歡樂和幸福。
女孩強忍悲痛來到了事故現場,她想看看男孩呆過的最後的地方。車已經撞得完全不成樣子,方向盤上,儀表盤上,還沾有男孩的血跡。
男孩的母親把男孩身上的遺物給了女孩,錢包、手表,還有那部沾滿了男孩鮮血的手機。女孩打開錢包,裏麵有她的照片,血漬浸透了大半張。
當女孩拿起男孩手表的時候,赫然發現,手表的指針停在12點35分。
女孩瞬間明白了,男孩在出事後還用最後一絲力氣給她打電話,而她自己卻因為還在賭氣沒有接。男孩再也沒有力氣去撥第二遍電話了,他帶著對女孩的無限眷戀和內疚走了。女孩永遠不知道男孩想和她說的最後一句話是什麼,女孩也明白,不會再有人說什麼了……
其實,我們很多時候也是經常因情緒的一點點波動,而造成了不該有的後果。那個女孩如果能夠控製自己的情緒,男孩也不會在匆忙之中遭遇車禍。因此,我們每個人都要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做情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