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推銷會員卡隻有“掃樓”這一種方法,那麼很少有人能夠堅持下去,也很少有人能夠成功。“掃樓”隻是步入這個行業的初始階段,秘訣還是有的。大約半年後,羅明開始出現在俱樂部召開的各種招待酒會上。出席這類酒會的人都是些事業有成、誌得意滿的成功人士。置身於這樣的環境中,羅明發現那些如同鐵板一樣的麵孔不見了,那些刺痛人心的冷言冷語不見了,現在出現的可能是真正意義上的彬彬有禮。他感到自己一下子放開了。他本來就該屬於這裏:他的涵養,他的才學,即使他曾經曆過一段坎坷的“奮鬥史”,又怎能磨滅他所固有的價值與尊貴呢?他知道他們需要什麼,知道他們需要聽從什麼樣的勸告。這是很重要的,因為他一下子就能拉近與他們之間的距離。他的語言、他的講解,也不是那樣幹巴巴的,仿佛帶有一種難以抗拒的鼓動力。他告訴他們,俱樂部將會給他們最為優質的服務,而購買價格昂貴的會員卡,就是一種地位、身份和財富的象征。
在一次專為外國人舉辦的酒會上,似乎沒有人比他更遊刃有餘。他能說一口純正、流利的英語,這讓他一下子就與外國人打成了一片。他曾經一個下午同時向8個外國人推銷,結果竟然售出了9張會員卡,其中有一個人多買了一張,是送給他朋友的。每張會員卡5萬美元,每售出一張會員卡,銷售人員可以從中提取10%的傭金。羅明一下午的收入就很容易推算了。
從那以後,羅明在幾個俱樂部之間跳來跳去。到了2004年初,他終於在一家俱樂部安營紮寨。他已經不用再去“掃樓”了,即使是參加招待酒會,他也不用慫恿別人買會員卡了。他有良好的學曆、良好的敬業精神和銷售業績,所以,他從銷售員、銷售經理、銷售總監一直到俱樂部副總裁。顯然,如果沒有當年的“低人一等”,哪裏會有後來的“高人一籌”呢?
“低是高的鋪墊,高是低的目標”,對於那些已經處在事業金字塔頂端的人,你隻要去研究他的經曆就會發現:他們並不是一開始就“高人一等”、風光十足的,他們也曾有過艱難曲折的“坐冷板凳”的經曆,然而他們卻能夠端正心態,不妄自菲薄,不怨天尤人。他們能夠忍受“低微卑賤”的經曆,並在低微中養精蓄銳、奮發圖強,爾後他們才攀上人生的巔峰,享受世人對他們的尊崇。
顧客把你磨煉成上帝的天使
我們常常說“顧客就是上帝”,可是這些“上帝”卻不是那麼容易應付的,稍微不留意,就可能讓他們對你的服務表示不滿,引發一頓牢騷,還有可能把你的行為誇張的反映給你的上司,所以,人們常常會抱怨不堪於刁鑽的顧客的折磨。
抱怨的人通常隻看到了眼前的痛苦,而沒有看到長遠的發展。通過觀察我們可以發現,能夠忍受顧客各種各樣的考驗的人,往往才是業務能力最強的人。隻有經過了各種折磨的人,你的業務能力才會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才會為你今後的成功奠定堅實的基礎。
阿迪·達斯勒被公認為是現代體育工業的始祖,他憑著不斷的創新精神和克服困難的勇氣,終身致力於為運動員製造最好的產品,最終建立了與體育運動同步發展的龐大體育用品製造公司。
阿迪·達斯勒的父親靠祖傳的製鞋手藝來養活一家四口人,阿迪·達斯勒兄弟幫助父親做一些零活。一個偶然的機會,一家店主將店房轉讓給了阿迪·達斯勒兄弟,並可以分期付款。
兄弟倆高興之餘,資金仍是個大問題,他們從父親作坊搬來幾台舊機器,又買來了一些舊的必要工具。這樣,魯道夫和阿迪正式掛出了“達斯勒製鞋廠”的牌子。
起初,他們以製作一些拖鞋為主,由於設備陳舊、規模太小,再加上兄弟倆剛剛開始從事製鞋行業,經驗不足,款式上是模仿別人的老式樣,種種原因導致生產出來的鞋,銷售並不好。困境沒有讓兩個年輕人卻步,他們想方設法找出矛盾的根源所在,努力走出失敗的困境。
聰明的阿迪逐漸意識到:那些成功企業家的秘訣在於牢牢抓住市場,而他們生產的款式已遠遠落後於當時的需求。
兄弟倆著手尋找自己的市場定位,經過市場調查,終於有了結果:他們應該立足於普通的消費者。因為普通大眾大多數是體力勞動者,他們最需要的是既合腳又耐穿的鞋。再加上阿迪是一個體育運動迷,並且深信隨著人們生活的提高,健康將越來越會成為人們的第一需要,而鍛煉身體就離不開運動鞋。
定位已經明確,接下來就是設計生產的問題了。他們把自己的家也搬到了廠裏,一個多月後,幾種式樣新穎、顏色獨特的跑鞋麵世了。
然而,新穎的跑鞋沒有像兄弟倆想象的那樣暢銷。當阿迪兄弟倆帶著新鞋上街推銷時,人們首先對鞋的構造和樣式大感新奇,爭相一睹為快。可看過之後,真正購買的人很少,人們看著兩個小夥子年輕、陌生的臉孔,帶著滿臉的不信任離開了。兄弟倆四處奔波,向人們推薦自己精心製作的新款鞋,一連許多天,都沒有賣出一雙鞋。
阿迪兄弟本以為做過大量的市場調查之後生產出的鞋子,一定會暢銷,然而無法解決的困難又一次讓兩個年輕人陷入絕境。
可阿迪·達斯勒的字典裏沒有“輸”這個詞,隻有勇氣陪伴著他們,去闖過一個個難關。在困難麵前,阿迪兄弟沒有消沉,沒有退縮,而是迎著困難繼續努力,在仔細分析當時的市場形式和自己工廠的現狀後,終於找到了解決的辦法。
兄弟倆商量後決定:把鞋子送往幾個居民點,讓用戶們免費試穿,覺得滿意後再向鞋廠付款。
一個星期過去了,用戶們毫無音訊。兩個星期過去了,還是沒有消息。兄弟倆心中都有些焦躁,有一些坐不住了。
在耐心地等候中,又一個星期過去,他們現在唯一的辦法也隻有等待了。一天,第一個試穿的顧客終於上門了。他非常滿意地告訴阿迪兄弟倆,鞋子穿起來感覺好極了,價錢也很公道。在交了試穿的鞋錢之後,又定購了好幾雙同型號的鞋。
隨後不久,其餘的試穿客戶也都陸續上門。一時之間,小小的廠房竟然人來人往,絡繹不絕。鞋子的銷路就此打開,小廠的影響也漸漸擴大了。
阿迪兄弟倆沒有被初次創業所遭受顧客的種種困難所嚇倒,麵對資金不足、經驗不足、信譽缺乏等困難,他們憑著自己的信心和勇氣一一攻克,為日後家族現代體育工業帝國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現在的我們也一樣,當遇到要求高的顧客時,與其解釋自己已經做的多麼完善,不如聽聽他們的要求,磨煉自己,提高自身的水平。也不要抱怨顧客對我們的折磨,因為,唯有這些折磨才能將我們磨煉成美麗的“天使”。
體諒老板,未來才能做好老板
很多時候,我們抱怨老板,因為他總是期望我們做得更多,卻給予我們特別少。可是,如果換一個角度想,老板整天在忙忙碌碌的,他是為了什麼呢?我們的衣食住行,還不是得益於老板。
老板也在為我們工作。換個角度看老板,我們就會體會到老板為企業經營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在工作中給老板更多的理解和支持,隻有這樣才能把我們的工作做好。
工作中,員工輕視老板主要分為下列兩種情形:
第一種情形是,一旦某位職員在公司中起了很大作用,他就會變得自以為是了。譬如順利完成了一個大訂單,為公司挽回了重大的損失等,他們會想:“如果沒有我,公司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
第二種情形是,當員工處於事業的低潮,譬如沒有完成業務指標,或者因個人工作問題遭到老板的批評責備,他們的內心會充滿挫折感和委屈,於是,就會對那些批評他的人心存怨恨。“當老板有什麼了不起,將我放在那個位置上,我一樣能做好。”
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都不是一種正確的心態。他們被私欲蒙住了眼睛,看不到老板所付出的代價和努力,看不到做一名優秀的管理者所必須付出的艱辛。
事實上,作為一名老板,其工作性質與員工有很大不同。他必須思考公司整體的發展戰略,他必須對每一個重大的決策進行規劃,這些工作表麵上看沒什麼大不了的,但卻需要長時間的知識和經驗的積累。維持一家公司的正常運行,是一個相當複雜的過程,並不是我們所看到的那麼簡單,他必須具備許多非凡的能力:
——強烈的成就感,這類人追求卓越的成就感的願望很強烈;
——良好的整合能力,這類人具備不錯的邏輯思維能力,能把各種紛繁的信息整合起來,做出準確的判斷;
——良好的承受力和持久力,這類人承受壓力的能力強,勇於麵臨各種打擊,不輕言放棄;
——良好的團隊組織能力,這類人有天生的領導力,善於調動團隊整體積極性。
退一步說,如果老板真是很輕鬆,很悠閑,這並不意味著任何人做了老板都會很輕鬆,現在的輕鬆也許是以前辛苦的結果——隻是你沒有看到老板以前所付出的努力。一旦公司業務進入成熟穩定期,與那些整天疲於奔命的業務員相比,老板的輕鬆也是理所當然的。
李克是一名業績出眾的營銷經理,看到每天老板坐在辦公室裏,而業務人員四處奔波,使得公司財源滾滾。他內心頗有些不平,於是產生了自己創業的念頭。幾經籌措終於將公司開起來了,結果他發現無論是業務,還是管理都並非自己想象的那麼簡單。
當然,我們並不否定個人創業,這是一種十分可貴的職業精神,但我們必須明白,做老板是一件複雜而且辛苦的事情。做員工時能夠認識到這一點,並且給老板更多的體諒,未來才有可能做好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