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退出政壇(1)(1 / 3)

華盛頓派遣傑伊出使英國,就之前同英國發生的種種矛盾衝突進行友好協商,希望能夠達成諒解。他深知傑伊此次出訪意義重大,因為它不僅關乎他個人的聲譽,還會影響到美國的和平。1794年8月5日,傑伊秘密告訴華盛頓說,英國內閣準備用寬大的政策來解決之前發生的種種爭端。至於這種寬大的政策具體指什麼,現在誰也無法做出預期的判斷。華盛頓不奢望此次談判能夠獲得成功,但他估計英國政府肯定會做出相應的讓步。目前國內存在許多激進分子,他們讓政府一時難以騰出手來應付來自外界的問題,因此,華盛頓迫切地希望談判能夠盡快結束。與此同時,美國商船在百慕大海域持續被劫的事情讓華盛頓非常惱火。終於,國會結束後第四天,也就是1795年3月7日,傑伊送來了談判條款,呈請總統批準。傑伊隨之附上一封信函,他在信裏寫道:“想要英國政府做出進一步的讓步已經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了。”華盛頓立即閱讀了這些條款,一些條款令人非常滿意,但是另外一些卻是他不太讚同的。但是總體來說,他覺得傑伊此次談判還是比較成功的,談判的結果超出了他的預期,他決定如果國會議員沒什麼反對意見的話,他就批準該條約。剛開始的時候,為了以防萬一,華盛頓沒有將條約的事情透露,後來不知道怎麼回事,消息還是被傳了出去,公眾知道總統隱瞞條約的事情後非常生氣,一些激進分子又拿這件事情大做文章,認為總統這麼做實在是欠缺妥當。5月28日,傑伊返回了美國。他意外地發現,就在他出使歐洲的這段時間,他居然當選了紐約州的州長。出於對他高尚人格的信任,家鄉的人民將州長的重任交付給了他。同傑伊一同返鄉的還有愛德先生,法國派他來接替法國駐美公使福謝先生的職務。

6月8日,華盛頓召集國會開會,集中討論前不久製定的條約。參院此次采取了秘密會議的形式,議員們將對條款進行嚴密的審查。議員們對一些條款表示不滿,尤其是對十二條的意見最大,該條款規定:美國與英屬西印度群島可以直接進行貿易,但是,運送美國或西印度群島產品的美國商船總噸位不得超過70噸,禁止美國商船把美國或西印度群島的食糖、糖漿、咖啡、可可或棉花運往世界任何地區。說白了,這項條款就是要限製美國的自由貿易。傑伊在談判時似乎忽視了這樣的一個事實,棉花也是南方的重要出口商品,美國如果同意了該項條款,將會給南方經濟帶來巨大的損失。經過近半個月的審查,6月24日,三分之二的議員投票批準了傑伊帶回來的條約,但是他們建議將第十二項條款暫緩執行。美國將會就這項條款同英國再次進行談判。正在這個時候,公眾對這項條款的不滿情緒越來越高漲。陰謀家借此攻擊共和政體,認為他們不應該將條約隱瞞起來,所有跟國家有關的事情都應該對公眾開放。為了平息公眾的怒氣,6月29日,一名議員將條約的摘要送給了反對黨的一家主要報紙。該條約刊登出來以後,全國上下一片反對聲。除了反對黨之外,就連一些內閣成員也開始跟著瞎起哄。波士頓、紐約、巴爾的摩、查爾斯頓的群眾紛紛舉行集會,反對簽訂該條約。一些小的城市也隨之跟著舉行集會,群眾反對的呼聲越來越大。在紐約,人們在州政府門口焚燒了條約的副本,以此來表示自己的抗議,全國上下似乎鐵了心,非要逼著華盛頓做出讓步。華盛頓明白,這是反對黨在背後搞陰謀破壞,不過客觀上來說,這項條約的確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盡管他自己對一些條約也持反對意見,但是從大局上來說,簽訂條約對美國更加有利。正當他猶豫不決的時候,新的問題又擺在了他的麵前。英國重新恢複了1793年6月8日製定的草案,決定扣押一切駛向法國的船隻。聽說這個消息後,華盛頓立刻表示強烈抗議,他指示國會立即起草一份備忘錄,反對英國的草案,這項反對議案實際上幫助他下定決心否決前一個議案。在備忘錄準備期間,華盛頓回到了弗農山莊。在回家的途中,他間接地聽說了一些城市對該議案的看法。人們的猜測和懷疑更加增添了華盛頓內心的焦慮之情。他感覺人們對條約的厭惡之情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期。那些反對黨攛掇人民反對條約,不是在維護人民的權利,而是在利用人民的權利來實現自己的目的。美國政府正麵臨巨大的危機,越是在這個時刻,就越要表現得堅強和穩定。盡管民眾的反對呼聲一浪高過一浪,但是絲毫沒有影響到華盛頓的決策。他堅定地說道:“擺在我們麵前的隻有一條路,那就是追求真理並為之堅持不懈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