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6年2月份的時候,英國批準了傑伊條約,並迅速將它傳回美國。2月28日,華盛頓發布公告,宣布該條約生效。參議院以華盛頓未經批準就擅自宣布條約生效一事頗感不滿,他們否認總統有這項權力。他們要求總統將所有文件轉給眾議院。華盛頓認為眾議院沒有權力要求自己這麼做,為此他準備抵製眾議院的無理要求。他在司法部門的協助下起草了一份文件,然後轉交眾議院,作為他們要求他提交文件的答複。在文件裏,他聲明了自己將條約公布的合法性,並提出了批準該條約的理由。在華盛頓的權威麵前,眾議院不得不接受了華盛頓的決定。
華盛頓連任的任期將滿,他會不會參加第三次總統競選成為公眾最關注的話題。人們普遍認為華盛頓不會參加總統競選,因為無論是年齡上還是健康上,他都明顯表現出體力不支的跡象。但也有人認為在歐洲戰場烽煙四起,美國在大國中艱難成長的困境中,沒有誰能比華盛頓更能挑起管理國家的重擔。然而,華盛頓已經下定決心要退隱山林,不管外界如何評論,他都打定主意辭去總統一職,並打算用一篇演說詞來結束自己的政治生涯。這篇演說詞便是著名的《告別演說詞》。他一開始就表明了自己不願意再參加總統競選的意願,他說道:“我們重新選舉一位公民來主持美國政府的行政工作,已為期不遠。此時此刻,大家必須運用思想來考慮這一重任托付給誰。因此,我覺得我現在應當向大家聲明,尤其因為這樣做有助於使公眾意見獲得更為明確的表達,那就是我已下定決心,謝絕將我列為候選人。”在這篇演說詞裏,華盛頓表達了自己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之情,同時也表達了他對國家未來的擔憂。他對自己做出的巨大貢獻隻字不提,卻一再強調民族的團結之於美國人民的重要意義。正如他在演說詞裏麵提到的那樣:“既然你們因出生或歸化而成為同一國家的公民,這個國家就有權集中你們的情感。美國人這個名稱來自你們的國民身分,它是屬於你們的;這個名號,一定會經常提高你們愛國的光榮感,遠勝任何地方性的名稱。在你們之間,除了極細微的差別外,有相同的宗教、禮儀、習俗與政治原則。你們曾為同一目標而共同奮鬥,並且共同獲得勝利。你們所得到的獨立和自由,乃是你們群策群力,同甘苦、共患難的成果。”這篇演說詞對於那些反動黨來說無疑是當頭棒喝,他們之前懷疑華盛頓會再度參選總統,不擇手段對他進行人身攻擊和陷害,現在華盛頓發表了這篇演說詞,各州大小報紙爭相轉載,人民理解了華盛頓的一番苦心,同時對於陰謀迫害華盛頓的反對黨報以冷眼和嘲諷。1796年12月5日,國會舉行第一次會議,7日,華盛頓最後一次和參議兩院的議員見麵。在這次會議中,華盛頓提出了不少建設性的意見。他指出,在美國建立一個改進農業的機構,建立一所軍事院校和一所全國性的大學,並逐步擴建海軍。關於美法之間的衝突,華盛頓說道:“美國同外國的矛盾和衝突已經得到了較大程度的緩解和解決,但是苦難依然存在。由於法蘭西共和國的阻撓,我國在西印度群島的貿易受到了嚴重的損害,這使得我國的商業利益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因此,我熱忱地希望我國一定要同法國修好關係,隻有和平共處的外部環境才能換來我國商業貿易的穩定發展。”國會兩院的代表對華盛頓提出的殷切希望表示讚同,同時他們對華盛頓的離職感到萬分的遺憾。作為答謝華盛頓任職兩屆以來對國家和人民做出的傑出貢獻,他們也派代表發表了一篇熱情洋溢又飽含深情的感謝辭。當大家都在為華盛頓的離職感到遺憾的時候,來自弗吉尼亞的吉爾斯議員卻公開表示他很樂意看到華盛頓就此隱退。他認為人民是美國的基礎,也是美國實現真正的民主和共和的根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應該是無政府的,國家應該交由人民來管理,而不是將權力集中在某一個人的身上。雖然華盛頓對美國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但是他相信在美國還有許許多多像華盛頓那樣睿智、沉著、高瞻遠矚的有識之士,他們也一樣能夠將國家管理好。美國應該相信群眾的眼睛,他們會為自己選出一名傑出的領袖。雖然許多人都在為華盛頓的離職而感到唏噓不已,但是他不會加入他們的行列,他希望華盛頓能夠快樂地退休,並且有一個幸福的晚年。當他發表這番公開演說的時候,有12名議員投票讚成刪除他的言論,其中包括一名年僅29歲的年輕議員,來自田納西州的議員安德魯·傑克遜。雖然他當時在全國還沒有什麼大名氣,但是在政界已經嶄露頭角。他十分敬重華盛頓的為人,並對他懷有敬畏和仰慕之心。他認為大家應該對華盛頓抱有一顆敬畏之心,盡管他並不讚同個人崇拜,但是華盛頓的政績擺在那裏,他對國家和人民做出的貢獻值得每個人對他心懷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