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退出政壇(2)(1 / 3)

華盛頓在閑暇的時候,會騎上馬到弗農山莊四處去逛逛。但是每當他看到一些熟悉的景色的時候,總是會想起年輕時候的往事,觸景生情,他總免不了一聲聲地歎息。當年的那些老朋友現在已經一個個離他遠去了,剩下他一個人孤零零地還獨活在世上,華盛頓的內心不禁充滿了淒涼。他聽說費爾法克斯爵士依然健在,高興之餘,他立即提筆給爵士寫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寫道:“每當我去貝弗爾,總是會想起這裏原先住著的主人。當年,我們是多麼無憂無慮地生活在一起,和諧、友誼、關愛是我們之間永恒的旋律。如今,我也踏入風燭殘年,成了一個雙鬢斑白的老人。當我駐足此地,摸著那些斷壁頹垣,年輕時候的一幕幕往事浮現在我眼前,感覺就像發生在昨天一樣。”但是這種清淨生活沒過多久,弗農山莊的拜訪者便紛至遝來。萬般無奈之下,華盛頓隻好寫信給亨利·諾克斯,希望他能夠幫助解決接待客人的問題。諾克斯向他推薦了華盛頓的侄子劉易斯,他曾經做過諾克斯的副官,而且加上這層親屬關係,諾克斯相信劉易斯一定能夠將這個任務完成得很好。華盛頓提筆給侄子寫了一封信,征求他的意見。他在信中寫道:“無論你願不願意來助我一臂之力,弗農山莊始終都是你的家。”在接到華盛頓的邀請信之後,勞倫斯·劉易斯便搬到了弗農山莊幫助叔叔來打理家務。自從劉易斯來到弗農山莊之後,這裏便成了年輕人聚會的重要場所,同時也給弗農山莊的沉悶生活帶來一些生機和活力。在這些年輕人當中,最受華盛頓寵愛的就是他的孫女柯蒂斯小姐,比起她的哥哥,華盛頓似乎更偏愛女孩。在華盛頓的眼裏,男孩子總是比女孩子要更不服管教一些。現在柯蒂斯小姐已經出落成一個大美人,追求他的年輕人絡繹不絕。她的魅力在她的成人禮舞會上彰顯無遺。華盛頓對孫女在選擇對象方麵是非常樂觀的,但是他也不忘不失時機地給她提個醒。柯蒂斯小姐曾經在祖父麵前誇下海口,說她不可能隨便就會對哪個男孩子動心的。對此華盛頓反駁道:“不要對自己太有自信了。男女之間產生好感是一種再自然不過的現象,與其拚命地去壓製自己的感情,不如將這種感情盡情地釋放出來。”這對祖孫的對話讓我們不由得忍俊不禁,想想華盛頓當年的羅曼史,相比之下可能要單調許多。華盛頓用一個過來人的經驗精心地指導著自己心愛的孫女,一方麵讓她自由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另一方麵則小心翼翼地嗬護著她不受到傷害。他說道:“愛情就像是一團燃燒的火焰,當火燃燒起來的時候,你的內心同樣會感到非常的溫暖。你會問自己:誰打開了我的心房?我對這個人了解多少?他是一個理智成熟的男孩子嗎?他是做什麼職業的?他有足夠的經濟能力養活我嗎?即使你能夠對這些問題一一解答,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需要你去尋找答案,那便是:你確定你是他唯一愛的那個人嗎?”華盛頓明智的指導以及柯蒂斯小姐的懷疑不久就經受到了考驗。拉斐特侯爵的兒子華盛頓·拉斐特此時也已經長大成一個帥氣的小夥子,兩個人整天在一起耳鬢廝磨,柯蒂斯小姐漸漸對他產生了感情。拉斐特的叔叔對兩個人的感情十分看好,無論是作為對華盛頓的報答也好,總之如果這兩個人能夠結為連理,對兩家來說無疑是喜事一樁。然而,卡羅的到來卻讓拉斐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卡羅同他們的年齡相仿,剛剛從歐洲留學回來,他不凡的談吐以及不俗的儀表,讓華盛頓夫人看得是滿心歡喜。卡羅對柯蒂斯小姐展開了不懈的追求,曾經有一段時間,柯蒂斯小姐經常在深夜一個人跑到果樹林裏去,她聲稱自己喜歡月亮,喜歡一個人靜靜地在果樹下想心事。然而華盛頓夫人認為這樣是極其危險的,於是極力地反對她去樹林。有一天晚上,柯蒂斯小姐沒有聽從命令又偷偷地跑到樹林裏去了,當她回來的時候,發現祖母生氣地坐在桌子旁邊,華盛頓先生則站在窗戶旁邊,柯蒂斯小姐嚇得不敢出聲,隻好站在那裏低著頭任憑祖母訓斥。等祖母訓完話之後,她就悶悶不樂地回到自己的房間裏去了。那次是她最後一次的浪漫約會,不久,她就嫁給了華盛頓的侄子勞倫斯·劉易斯。這個時候,華盛頓收到了來自法國的來信,信上告知拉斐特侯爵已經被釋放,正在舉家前往美國。拉斐特得知這個消息,立即要去巴黎同父母見麵。為了防止雙方走岔,華盛頓一方麵極力地勸阻拉斐特再等幾天,另一方麵他立即派人給拉斐特送去一封信,確認他出發的日期和路線。9月中旬,拉斐特終於同父母見了麵,見麵難免一場抱頭痛哭。

華盛頓回到弗農山莊後不久,就聽說新任總統要召開特別國會的消息。亞當斯總統主持這次國會的目的就是討論美國駐法公使一事。法國政府曾經宣稱,如果美國不糾正法國指出的錯誤,法國將不接受美國委派的駐法大使。美國無奈之下,隻好召回了剛剛上任不久的門羅,派查爾斯·皮克尼前去接替他的職責。誰料,查爾斯同樣遭到了法國政府的拒絕,而且還被勒令立即離開法蘭西共和國。法國政府還進一步指出,如果美國不變更政策,他們就將勒令美國商船限時離開法國。他們的這一行動主要是針對華盛頓在任時同英國簽訂的條約。因此,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亞當斯隻好下令在5月15日召開特別國會。法國政府的所作所為,暴露出法國對美國的不滿情緒,不僅讓公使受到了羞辱,對美國政府來說,同樣也是一種恥辱。法國政府企圖挑撥人民同政府之間的關係,讓人民覺得政府是在做有違民意的事情,如果人民聽信了法國的傳言而對政府再次產生懷疑的心理,勢必會影響美國國內的和平和穩定。亞當斯總統認為當務之急是應當同法國再次進行談判,雙方就存在兩國之間的權益、分歧、責任、尊嚴等問題再次進行磋商,同時他還向國會提出加強美國國防的建議。盡管已經退居弗農山莊,但是華盛頓的心依然還在國家和人民身上。再也沒有誰比他更關心國家的安危和人民的幸福了。根據亞當斯提出的建議,美國派出了了三名公使前往法國。他們是查爾斯·皮克尼、約翰·馬歇爾以及艾爾布裏奇·格裏。其中查爾斯和約翰是聯邦黨人,而艾爾布裏奇則是民主黨派。他們三人出使法國的目的就是:“消除分歧,消除偏見,糾正錯誤,簽訂有利雙方的和平條約。”華盛頓對這三名公使是否能夠順利完成使命持較保守的態度,因為他認為現在的法國政府是一個不太會認識自己錯誤的政府,因此想要徹底消除美法之間的分歧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正在這個時候,華盛頓收到了一個題名為《法國的政治軍事環境》的小冊子。送他小冊子的人正是這本書的作者大仲馬將軍,他曾經是羅尚波爵士手下的士官。他非常敬重華盛頓的為人,並非常樂意能夠為華盛頓效勞。他在信中還談到了羅尚波爵士,聽到老朋友的消息,華盛頓感到十分意外。他了解到在雅各賓派在全國搞恐怖主義的那段時間,羅尚波爵士不幸被捕,並被處以死刑被押往巴黎。就在他臨刑前,國內突如其來的政治風暴再次改變了他的命運。他奇跡般地被無罪釋放,並獲準回到自己的故鄉。華盛頓對這位昔日的戰友目前的情況十分關心,他趁三名大使出使法國之際,委托他們給羅尚波爵士送上了一封他的親筆慰問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