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獨一無二的金融帝國
在法國-普魯士戰爭之後的半個世紀中,羅斯柴爾德家族並不像他們過去所表現的那麼突出,但是他們也沒有因此而喪失他們曾經取得的社會和經濟地位。從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出身及其在德國以外的地方發展等方麵來看,他們如今取得的社會地位是驚人的,必須承認他們家族是那麼獨特。經濟上,盡管他們也經曆了現代社會變遷帶來的起起伏伏,但是他們最終還是成功地將他們的財富維持在最驚人的水平上,盡管他們沒能贏得歐洲首富的頭銜。
羅斯柴爾德家族絕妙地將國際社會猶太人聯係網絡與他們高高在上的社會地位以及巨大財富相結合,他們隨機應變,不斷適應變化莫測的局勢,因此他們直至今天仍然能在重大的政治事件和經濟發展中發揮積極的作用。在那些羅斯柴爾德家族設立分部的國家,不可能忽略他們的作用。但是相較過去,羅斯柴爾德家族總體的社會地位還是稍有變化。當家族第二代的五兄弟逐漸淡出曆史舞台時,家族各分部之間原本緊密無比的聯合和親密的合作漸漸減少了。造成這樣結果的部分原因是家族第三代已經幾乎完全融入他們各自居住的國家,他們漸漸開始從他們居住國家的立場思考和感知。在英國、法國、德國的羅斯柴爾德家族成員甚至已經加入了居住國的國籍;在那些國家裏,羅斯柴爾德家族成員們在社會上層享有很高的威望,所以他們自然而然地比那些很久很久以前就遷移過去的土生土長的英國人、法國人、或是奧地利人更具愛國熱情。家庭財產的管理調整過程中便體現出這樣的改變來了。在家族第二代五兄弟叱吒風雲的時代裏,每個兄弟每隔三五年,都會根據合同簽訂的條目共同承擔家族生意的盈利和虧損。而如今,四個主要的家族分部都擁有各自的私有財產。隻有當遇到大的買賣時,這四個分部才會在簽訂特殊協議的前提下一起合作,為了某一個共同的目標組成一個公司。不過這並不影響家族的一個地區分部在一筆私人的生意中協助另一個分部。隻要一有機會,他們就會給彼此提供有用的信息,或是其他有效的幫助。那個時代最有影響力的人物已經意識到(經常是迫於無奈)羅斯柴爾德家族已在全世界獲得了獨一無二的地位。
俾斯麥對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態度過去有時是懷疑的,不過在其他時候他還是很友好的。他曾經在一次王儲為德國國會舉辦的晚宴上說過(當時,法蘭克福的梅耶·卡爾·羅斯柴爾德也被邀請參加),他在柏林沒能見到他,他應該更加頻繁地呆在那兒好好招待他的;他說他還欠他的家族一次款待。羅斯柴爾德問道,他是否應該在飯店裏宴請,對此俾斯麥回答說,如果他在柏林買一棟自己的房子,那將會更好,因為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巴黎和倫敦分部對他沒什麼用,因此法蘭克福分部應該在柏林做些什麼。俾斯麥的這段話肯定了羅斯柴爾德家族在1870年之後的發展,即他們又重新組建了一家國際銀行,同時還成立了幾家國家銀行,盡管這些新成立的銀行之間存在著某種聯係。
在柏林成立羅斯柴爾德家族分部的建議沒有被接納,事實上,家族的法蘭克福分部謝絕在帝國裏扮演重要的角色。
家族在法蘭克福地區的一把手梅耶·卡爾·羅斯柴爾德違背了家族的傳統,他在政界很是活躍。1867年,他被選為北德聯邦國會的法蘭克福議員,之後,他又成為了普魯士上議會議員,同時還是帝國國會成員。兩年中,他擔任著法蘭克福的地區議員,這是猶太人首次在德國擔此重任,過去這是不可想象的。梅耶·卡爾和他的哥哥威廉親密合作,而曾經住在那不勒斯的阿道爾夫永久定居在了巴黎。梅耶·卡爾一直因為隻有女兒沒有兒子,而認為命運對他太殘忍了。他的哥哥同樣也沒有留下子嗣。在威廉一世當權的年代,梅耶·卡爾一直野心勃勃地想要獲得更高更受人尊敬的地位,在後來的幾年中,他也是積極地爭取得到勳位。威廉一世廢除了他過去定下的隻有基督徒才能獲得勳位的規定。當梅耶·卡爾正爭取寬綬帶大十字的榮譽時,威廉一世給俾斯麥寫去一封信,信中他打趣梅耶·卡爾道:
“梅耶·卡爾,也就是馮·羅斯柴爾德男爵就像一條絛蟲似的正笨拙地想要參加授勳儀式。我沒法解決這個問題,但是我能治愈腰痛的毛病。我們務必不能忘了戰時他花了大筆的錢搞慈善事業,他的妻子還因此獲得了十字功勳獎章;她用的必然是她丈夫給她的錢,不過她的丈夫卻沒有得到任何榮譽。
在接下來的幾年中,法蘭克福分部在商界和政界的影響力明顯減少。梅耶·卡爾於1886年去世,他的哥哥威廉成為梅耶·阿姆謝爾·羅斯柴爾德(Meyer Amschel Rothschild)父子銀行的總裁。但是他沒有能力重新確立法蘭克福地區銀行的威信;他於1901年去世以後,這家父子銀行倒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