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政委一聲吼,也驚出高士祥一身冷汗,他也意識到這是個比雷鋒的死更嚴重的問題!是啊,雷鋒的死因還沒調查清楚,喬安山要是又出了意外,怎麼交代?他馬上來到禁閉喬安山的小屋前,果然不錯,屋內,喬安山兩手抱頭蹲縮在角落裏,喃喃自語,眼神絕望。他快要瘋了!門開處,陽光射進來,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了。喬安山一見是指導員,便撲上去失聲痛哭:“指導員,雷鋒那麼好的班長叫我給撞死了,讓我跟班長一起去死吧!”高士祥理智地安慰他:“冷靜,你要冷靜。雷鋒的死與你有關,但現在還不能說是你撞死的。”一句話撥開了喬安山眼前的迷霧,他雖然還在抽泣,但情緒已大為穩定,心中的死疙瘩開始鬆動。
工程兵十團遵照上級指示,組織人員對“815”事故進行認真調查、勘察、取證。根據調查結果,再作結論。沈陽軍區工程兵首長指派工程兵政治部青年處於波處長、保衛處史寶光幹事與張峻三個人去調查處理。史寶光用皮尺丈量出事地點、鑒別肇事工具,張峻當即拍下了砸倒雷鋒的位置,那塊地上灑有白灰,還有血跡。另外還拍下了砸傷雷鋒後仍放在原地的帶鐵絲的柞木杆子。根據現場勘察照片和丈量記錄,砸傷雷鋒頭部的柞木方杆,長為180厘米,方為6×6厘米。砸倒的時間是1962年8月15日上午10時45分。於波、史寶光、張峻三人,心情別提多難過了。他們都是雷鋒的戰友,都和雷鋒認識,在一起談過話,都很喜歡雷鋒。現在突然之間,一個活蹦亂跳的雷鋒就沒了!他們強忍悲痛,和幾名地方來處理事故的人員,經過幾天的緊張工作,以軍區保衛部、軍事法院和遼寧省交通廳、撫順市公安局,軍地雙方四單位的名義拿出一份對“815”事故的現場勘察報告。報告的結論是:“‘815’事故是一次無法意料的不幸事故。當事人喬安山沒有責任。”韓政委接過報告,緊緊握住事故調查人員的手:“謝謝,謝謝你們,給我們正確處理這次意外事件提供了準確依據。”
調查組特地指定了撫順市公安局的一位交警和軍區保衛部的一位偵查員,向工程兵十團說明情況,韓政委召集全體黨委委員都到了場。交警介紹:“我們讓喬安山重新把13號車開到出事地點,按原路線,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詢問,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地查看,一個地段一個地段地核實。重點地段撒上白灰,仔細丈量。”偵查員補充:“特別認真查看了那根肇事的柞木杆子,鐵絲還在上頭連著,顯然是埋在地下的一頭被後車輪擠斷,橫飛起來,正巧砸在雷鋒的太陽穴上……”交警說:“所有重要證人,都作了筆錄;重要地段、物證,都拍了照片。這是全部材料。”
吳團長撫著那一遝材料,長歎一聲:“唉!”搖搖頭。真是沒辦法啊!怎麼那麼巧呢?他為雷鋒惋惜,為團裏惋惜,為工程兵惋惜,甚至可以說,為全軍惋惜!工程兵十團所有在場的同誌,都默默無聲。上級很快作出了事故結論,由趙玉瑞向全體官兵宣布:“根據現場勘查,和當事人調查,雷鋒當天去衝洗車輛是向連長請示過的,不是擅自行動。由於路況不好,他指揮喬安山開車出了事故,喬安山沒有責任。雷鋒犧牲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為此,作出如下結論:這是一起無法意料的不幸事故,雷鋒因公犧牲。”
喬安山又一次落淚了。韓政委的正確判斷,上級領導的英明決策,為他驅散了壓在心頭的烏雲,洗刷了誤解,給了他繼續前進的勇氣。這個老實巴交的漢子,真不知道說什麼好。高士祥再次找他談話:“喬安山,事故已經調查清楚,雷鋒已經犧牲,你要化悲痛為力量,一定不要背思想包袱。”喬安山緊緊握住高士祥的手,泣不成聲。他已經從尋死的陰影中走出來,但負罪感仍然揮之不去,總覺得抬不起頭來!高士祥急了:“你一個大男人,怎麼光流淚不說話?告訴你,雷鋒不需要眼淚!”一句話讓喬安山猛醒,他止住哭泣,眼睛放光,說出了他後半輩子遵循一生的誓言:“我要像雷鋒那樣活著,完成雷鋒沒有完成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