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轟動效應(2 / 3)

根據團黨委的安排,申報“雷鋒班”的工作進入了程序。韓政委親自帶隊,和劉家樂、趙玉瑞、冷寬下到四班,召開座談會。議題一提出,戰士們的發言情緒激昂,都表示擁護團黨委的決定。按照層層申報的原則,每一個人都以自己的名義向連隊黨支部寫了申請書,要求上級將四班命名為“雷鋒班”。喬安山的情緒已經穩定下來,像班長那樣活著,成了他的信念。盡管他寫字困難,仍然笨拙地捏著鋼筆,寫道:“黨支部:雷鋒因公犧牲了。我們要繼承他的遺誌,向他學習,完成他留下的任務,特請求上級批準我班為‘雷鋒班’。喬安山”。於泉洋、龐春學、韓玉臣、田生綿等都在寫。不一會兒,四班戰士的九份申請書擺在桌上。高士祥端詳著這九份申請書,撓著頭皮:“這九份申請書,連隊黨支部總不能在每份申請書上蓋章吧?”這倒是個事,人們一下子安靜下來。冷寬腦瓜子靈活,他說:“我看,這樣行不行,由一個戰士執筆,寫一份申請書,四班的九位戰士在落款處簽上名字。這樣,黨支部就好蓋章往上報了。這九份個人寫的申請書,就放在運輸連黨支部存檔。”韓政委看得更遠:“以烈士名字命名的報告,要國防部批準。就是說,這份報告,經過層層審批,最後要擺在中央首長的辦公桌上。必須認真寫好。報告要言簡意賅,既要寫出雷鋒的高貴品質,又要寫出四班戰士的決心,還要寫出命名的意義。不是三言兩語可以打發的……”人們更安靜了。顯然,四班戰士中,找不出寫這份報告的人。冷寬打破沉默,他小心翼翼地說:“我來試試吧!我先起草一份草稿,看大家有什麼意見,再修改。”四班戰士熱烈鼓掌。這是雷鋒犧牲以來,四班的第一次掌聲,表明他們申報“雷鋒班”的決心,也由衷地同意由冷秘書代筆起草申請書。冷寬還和四班戰士一起,選定雷鋒的10件遺物“傳家寶”:雷鋒學習過的《毛澤東選集》1~4卷,駕駛過的13號汽車,手中的衝鋒槍,訓練用過的手榴彈,雨夜送紀大嫂回家的雨衣,“節約箱”,當校外輔導員戴過的紅領巾,為戰友和群眾理發的工具,隨身攜帶的針線包,裝《毛選》、筆記本和鋼筆的軍用挎包。

申請書很快定了稿。全文如下:

黨支部:

雷鋒生前是我們的親密戰友,他雖然犧牲了,但他那種先進思想和光榮事跡,將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我們決心以雷鋒烈士為榜樣,學習他對階級敵人的刻骨仇恨,對黨和毛主席的無限熱愛;學習他堅定的革命意誌;學習他艱苦樸素,處處注意節約,熱情支援人民公社和災區人民的高尚品德;學習他活學活用毛主席著作的苦鑽精神;學習他對工作積極負責,堅決完成任務的模範行動。他的優秀品德和高尚風格是我們永遠學習的榜樣。我們四班為紀念和發揚雷鋒烈士的光榮事跡,經過熱烈的討論,大家一致表示,決心繼承雷鋒的革命精神,把他的事跡一代一代地傳下去。為此,全班同誌特請求上級黨委和首長批準我們四班為“雷鋒班”。

四班全體:(簽名)

張興吉王繼學

陳慶林田生綿

韓玉臣喬安山

龐春學蔡永海

於泉洋

1962年10月12日於撫順市

這份申請書,經連隊支部、營、團黨委批準,立即上報到軍區工程兵黨委。工程兵黨委批準後即上報沈陽軍區。軍區黨委再上報國防部。國防部於1963年1月7日批準命名雷鋒生前所在班為“雷鋒班”。

1月21日上午,沈陽軍區在沈陽“八一劇場”隆重舉行“雷鋒班”的命名大會。參加大會的有沈陽軍區的主要領導,軍區領導機關和軍區各軍兵種的領導,中共中央東北局的領導,遼寧省委的領導,以及沈陽軍區部隊、機關、院校的代表,共計1500多人。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羅瑞卿、中共中央東北局第一書記宋任窮、沈陽軍區司令員陳錫聯、沈陽軍區政委賴傳珠都給大會題了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