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蜀山問道(1 / 2)

“老聃曾問道,孔丘亦請教。劍氣蕩神魔,刀光誅鬼妖。繁華如影泡,錦繡炬一笑。狂時歌狂歌,誰敢輕年少!”

蜀山之巔,白雲深處,飄起一陣勁朗的歌聲,便如溪畔林間的飛鶴,猛然唳天而去。

華子軒腳步輕盈,疾走在蜀山古道之上,忽聞得這狂妄不羈的歌聲,微微一笑,循著歌聲的方向,禦風而行。

那蜀山古道曆經年久,多有青苔之屬,而且生得頗是陡峭,舉頭抬望,直入天外。

但華子軒修習蜀山玄功時久,在蜀山二代弟子中,已然是佼佼者了,這等險路,尚不在話下,不須多時,已經遙遙地望見了玉清台。

玉清台是蜀山的最高處,方圓不過丈許,周圍更無草木奇葩,隱於縹緲的雲霧之上,自來是除了蜀山掌門以外,其他弟子不得攀登的禁地,一則玉清台乃蜀山之巔,一向神聖,二則是蜀山通靈石的緣故。

這通靈石的來曆非同小可,本是千劫之前,人神大戰之後人皇遺留下來的,若手執蜀山掌門之令箭,啟動咒語,可與仙神兩界相通,因此,蜀山自創建以來便有規矩,掌門之下的蜀山弟子包括長老在內,皆不得攀登玉清台。

僅是嚴禁還算不得什麼,更厲害的是,蜀山第三代掌門竟然在玉清台周圍暗布了殺神戾雷,蜀山弟子一旦踏進殺神戾雷的範圍之內,皆是逃不過五雷轟頂,萬劫不複之厄。

然而,自從蜀山開宗立派這千百年來,終於有一名蜀山弟子可以藐視蜀山規矩,攀登玉清台了。

華子軒遠遠地站在殺神戾雷的發動範圍之外,昂頭運睛,隻見那玉清台的邊緣,筆直地立著一條清瘦的人影,一頭白發飛漱兩肩,與一身白衣相稱,身形幾乎融在了雲霧之中,山風勁吹,袖舞袍動,愈加飄飄然有神仙之概了。極目而望,腳下白皚皚的一片,盡皆雲霧,翻湧如潮,極盡了波瀾壯闊,不禁讓人頓起遨遊天地之情,而那天際金烏一米,仿佛張口便能吞入口中,豪邁之處,引歌長嘯。

華子軒看得心旌搖醉,心下好生羨慕,但欲飛身上去,與師兄葉子羽並肩而立,共覽勝景。

念頭一轉,掌門方才的囑咐聲音兀自縈繞耳際,當下肅了肅心神,縱聲道:“大師兄,掌門有事找你!”

葉子羽立身玉清台,正自遊於物外,神識禦著劍氣,翱翔在雲海之上,忽然聽見身後有人呼喚,說是奉了掌門師尊之命,自知馬虎不得,立即斂回神識,回頭一望,原來是師叔長老的得意弟子華子軒。

華子軒見葉子羽轉過身來,又道:“掌門師伯與四位長老正在紫微殿等著大師兄你!”葉子羽聞言,也不見他如何運用玄功,卻隻是輕描淡繪地往前一跨,便飄飄然地躍下了玉清台,衣袂翩躚,仿佛從天外降臨的蓬萊仙童,玉樹臨風地落在華子軒的麵前,華子軒暗自喝彩一聲,心道:“難怪掌門與諸位長老如此器重於他,端的是神采揚溢,非我蜀山門下其他弟子可以比肩!”歆羨之心不禁又多了幾分。

葉子羽自然不知華子軒心中的念頭,隻是對掌門與長老召見自己覺得有些驚愕,道:“師尊與諸位長老不是正在閉關麼,怎的提前出關了?”蜀山掌門和四大長老齊聚紫微殿,自是有要事商議,除非個別弟子,他人又如何知道,華子軒清咳了一聲,道:“掌門師伯不曾細說,你去了便知!”

葉子羽想了想,情知此事非同小可,更不敢怠慢,道了一聲:“我去也!”話音未落,一道紫芒朝著紫微大殿稍縱即逝。

華子軒見狀,不由得大驚失色,這玉清台原本就是蜀山的神聖之地,即使是掌門親臨,也需虔誠攀登,不得禦劍上來,可葉子羽方才竟然禦劍而去,行如此大逆不道之事,若是讓人知了去,恐怕非被逐出蜀山不可。

但轉念又想到,葉子羽入門以來,仿佛蜀山門中的諸多規矩都不為他而設,便是參見掌門與眾長老亦僅是拱手作揖而已,從未伏地叩拜,而紫微大殿內原來供奉著人皇與帝君的神像,自葉子羽入得蜀山門下以後,人皇與帝君的神像便撤了去,隻是塑了“天地”二字,以供弟子拜奉。

葉子羽尚在繈褓之時,就讓掌門收錄入了蜀山,年僅十二歲便將蜀山法術修習殆盡,於是掌門與諸長老商議,破例前往鎖困邪魔的不帝幽獄,合力打開不帝幽獄東南隅的大千界,取出藏在大千界內的不傳秘籍,給予葉子羽繼續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