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你是否隻做上司吩咐的工作(1)(2 / 3)

以老板的心態對待工作

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曾說:“無論在什麼地方工作,都不應把自己隻當作公司的一名員工——而應該把自己當成公司的老板。”

就一般情況而言,老板與員工最大的區別就是:老板把公司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員工則喜歡把公司的事情當作老板的事情。

在這兩種不同心態的驅使下,他們工作的方式不可同日而語。老板不用說,任何關於公司利益的事情他都會去做。但是員工在公司裏卻往往隻做那些分配給他們的事情,對於其他職責外的工作,他們會很自然地用“那不是我的工作”、“我不負責這方麵的事情”來推脫。如此,在公司上班的8小時之內他們為公司工作,下班之後就完全與公司沒有任何關係了。

在任何一家公司中,這樣的人都不在少數,他們在腦海裏把公司和自己分得很開,除非被領導重用,否則他們很難把自己看成公司裏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這些人也一定融入不了公司,更成不了公司優秀的員工。

利爾在一家快速消費品公司已經工作了兩年,一直是不溫不火的狀態,待遇不高,但也還過得去,用他的話講就是:“這工作不用人操多少心,薪水也馬馬虎虎過得去。”但在最近和一些老朋友交流過程中,他發現大家都發展得不錯,好像都比自己好,這使得他開始對自己目前的狀態不滿意了,考慮怎麼和老板提加薪或者找準機會跳槽。

終於,他找了一次單獨和老板喝茶的機會,開門見山地向老板提出了加薪的要求。老板笑了笑,並沒有理會。於是,他對工作再也打不起精神來,開始敷衍應付起來。一個月後,老板把他的工作移交給其他員工,大概是準備“清理門戶”了。他趕緊知趣地遞交了辭呈。

可令他始料未及的是,接下來的幾個月裏,他並沒有找到更好的工作,招聘單位開出的待遇甚至比原來的還差了。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利爾的經曆是對這句話最好的印證。

戴爾·卡耐基說:“僅僅‘喜愛’自己的公司和行業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每天的每一分鍾都沉迷於此。”一個以老板心態對待自己工作的人,無論自己的職位如何卑微,所從事的工作如何微不足道,都會以超強的熱情和敬業的態度捍衛公司的榮譽。

日本的著名企業家井植薰說:“對於一般的職工,我僅要求他們工作8小時。也就是說,隻要在上班時間內考慮工作就可以了。對於他們來說,下班之後跨出公司大門,愛幹什麼就可以幹什麼。但是,我又說,如果你隻滿足於這樣的生活,思想上沒有想幹16個小時或者更多的念頭,那麼你這一輩子可能永遠隻能是一個一般的職工。否則,你就應當自覺地在上班以外的時間多想想工作,多想想公司。”

微軟總裁比爾·蓋茨在被問及他心目中的最佳員工是什麼樣時,他也強調了這樣一條:一個優秀的員工應該對自己的工作滿懷熱情,當他對客戶介紹本公司的產品時,應該有一種“傳教士傳道般的狂熱!”隻有一個把自己的本職工作當成一門事業來做的人才可能有這種熱情,而這種熱情正是驅使一個人去獲得成就的最重要的因素。

所有的老板都一樣,他們都不會青睞那些隻是每天8小時在公司得過且過的員工,他們渴望的是那些能夠真正把公司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來做的員工,因為這樣的職工任何時候都敢作敢當,而且能夠為公司積極地出謀劃策。一個員工,如果你真正熱愛這個公司的話,你就應該把公司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

什麼樣的心態將決定我們過什麼樣的生活。當你具備了老板的心態,你就會去考慮企業的成長,就會去考慮企業的明天,就會感覺到企業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就知道什麼是自己應該去做的、什麼是自己不應該去做的,就會像老板一樣去思考,就會像老板一樣去行動。

假設一下,如果你是老板,你對自己今天所做的工作完全滿意嗎?別人對你的看法也許並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你對自己的看法。回顧一天的工作,捫心自問一下:“我是否付出了全部的精力和智慧?”

以老板的心態對待公司,你就會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人,一個老板樂於雇用的人,一個可能成為老板得力助手的人,一個和老板一樣的人。

■ 職場行走指南

【如何搞定你的上司】

1.如何應對結果型上司:2.工作務實、注重結果、不拘一格;3.如何應對細節型上司:中規中矩、關注細節、思而後行;3.如何應對機會型上司:靈活機動、多維思考、多推動,少牽引;4.如何應對整合型上司:準備充分、建立關係、耐心。

不必老板交代,主動負起責任

在大多數情況下,許多人都不願意承擔責任。在工作的過程中,他們假裝不知道有責任和任務的存在,當事情中途出現了糟糕的局麵後,便推說自己並不知道有關的任務或責任,以此來逃避,或者推卸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