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當我的秘書因故辭職時,我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她,因為她早已做著這樣的工作,並且早已有了這樣的能力。我多次提高她的薪水,直到她的薪水是普通職員的四倍。但是,這是沒辦法的事,她已經使她自己變得對我極有價值,是我的事業不能離開的幫手。”
美國成功學大師拿破侖·希爾曾說:“人與人之間隻有很小的差異,但是這種很小的差異卻造成了巨大的差異!很小的差異就是所具備的心態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巨大的差異就是成功和失敗。”
中國有位著名的企業家也說過:“除非你願意在工作中超過一般人的平均水平,否則你便不具備在高層工作的能力。”
社會在進步,公司在擴展,個人的職責範圍也會跟著擴大。不要總拿“這不是我職責內的工作”為由來推脫責任,當額外的工作分攤到你頭上時,這也可能是一種機遇。
卡洛·道尼斯剛開始在世界著名汽車製造商杜蘭特手下工作時,職務低微,但很快他就被杜蘭特先生當作左膀右臂,擔任其下屬一家公司的總經理。他之所以能升遷得如此迅速,原因就是他多做了一點職責外的事。他說:“剛為杜蘭特先生工作時,我就注意到,每天所有的人下班後,都回家了,杜蘭特先生依舊會留在辦公室裏繼續工作到很晚。為此,我決定下班後也留在公司裏。是的,確實沒有人要求我這樣做,但我覺得自己應該留下來,在杜蘭特先生需要時為他提供一些幫助。
“工作時杜蘭特先生常會找文件、打印材料,以前這些事都是他自己親自來做。很快,他就發現我時刻在等待他的吩咐,久之逐漸養成召喚我的習慣。”
在當今的商業社會,傳統的對待職業的態度,已經越來越不適應了,隻做到恪守職責已遠遠不夠。那些事事待命而行、滿足於完成交付給自己的任務的員工,將會在工作競爭中越來越力不從心。隻有那些像卡洛·道尼斯這樣積極、主動,全身心投入工作中的員工,才是雇主、企業真正需要的人。
無論你的想法是什麼,目標有多麼遠大,要實現它,你必須幹得比其他人更多。不要像機器一樣隻做分配給自己的工作。一些看起來似乎是很平凡的事,你默默地多做一些,多承擔些責任,多為公司和老板分擔一些,公司和老板自然會給你更多的發展機會。
■ 職場行走指南
【八種情況你該辭職了】
1.這份工作總讓你生病;2.創造力下降;3.不再能學到新技能;4.屢次和升遷擦肩而過;5.工作重組與你無關;6.付出得不到認可;7.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8.對工作失去興趣。
不要滿足工作中尚可的表現
不要滿足於尚可的工作表現,要做得更好,你才能成為不可或缺的人物。現在企業中,普遍存在著這樣一種人,他們認為自己什麼都做了。當任務完成得不理想時,他們習慣說:“我已經做得夠好了。”工作中習慣於說自己“做得夠好了”的人是對工作的不負責任,也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每個人的身上都蘊含著非常大的潛能,如果你能在心中給自己定一個較高的標準,激勵自己不斷超越自我,那麼你就能擺脫平庸,走向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