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有人可以限製你嗎(1)(2 / 3)

人之所以失敗,並非因為沒有理由向困難挑戰,而是因為有太有理由在困難麵前退縮。他們認為加大工作的難度,提高工作標準,顯然是為自己製造麻煩,因此在工作上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使自己的人生在工作中徹底墜入平庸。

對很多麵向多元發展的公司而言,員工不求有功便是有過,長此以往,難免不會在某天清晨起來發現自己已被競爭者淘汰。

■ 職場行走指南

【何為人才?】

人才是利潤最高的商品。能夠經營好人才的企業最終是大贏家。企業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但最主要的是三種人才:1.能獨立做好一攤事的人;2.能帶領一班人做好事情的人;3.能審時度勢,具備一眼看到底的能力,製定戰略的人。

工作標準沒有上限

韓國現代公司的人力資源部經理在談到對員工的要求時這樣說:“我們認為對員工的最好的要求是,他們能夠自己在內心中為自己樹立一個標準,而這個標準應該符合他們所能夠做到的最好的狀態,並引領他們達到完美的狀態。”

這位經理的話,無疑代表著現行社會下各家企業、公司較為普遍的擇人觀念。

如今,任何一家公司對員工的期望,都不再滿足於公司規定怎麼做,員工便去怎麼做,而是期望員工能夠自我加壓、自我完善,成為能創造自己最大價值的人。這就要求員工心中必須具有對自己的高要求,這樣才能達到自我管理、自我發揮的狀態。

在各種行業中,零售業是最考驗服務水平的行業。很多專家都研究過沃爾瑪成功的原因,專家們得出“服務無上限”為其成功的最大原因,其結論有三:

其一,沃爾瑪擁有全球性的信息網絡,能夠及時有效地反映全球的零售業變化;

其二,沃爾瑪擁有整體高效的成本分攤係統;

其三,沃爾瑪員工提供了優質而無挑剔的服務。

在沃爾瑪的店麵裏,員工都以最高的工作標準警醒自己。員工的微笑服務、耐心、誠實早已是最基本的準則。他們追求的是向心中的完美狀態迸發。擁有這樣的員工的沃爾瑪當然不可阻擋地成為零售業的巨頭,甚至超過了很多實業公司,成為世界企業500強的第一名。而沃爾瑪的員工也為自己是沃爾瑪的一員而驕傲,因為這意味著優秀、完美和卓越。這便是員工用最高的標準要求自己,給企業和自己帶來的巨大效益的秘訣之一。

美國的馬丁·路德·金曾經說過:“如果一個人是清潔工,那麼他也應該像米開朗琪羅繪畫、像貝多芬譜曲、像莎士比亞寫詩一樣,以同樣的心情來清掃街道。”假如你能以這種心態做事,目標的達成根本就順理成章。

18世紀的諷刺文學家、哲學家伏爾泰(1694—1778)創作的悲劇《查伊爾》公演後,受到觀眾很高的評價,許多行家也認為這是一部成功之作。但當時,伏爾泰本人對這一劇作並不滿意,認為劇中對人物性格的刻畫和故事情節的描寫,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因此,他拿起筆來一次又一次地反複修改,直到自己滿意才肯罷休。為此,伏爾泰還惹下了一段風波。

經伏爾泰這樣精心修改後,劇本確實一次比一次好,但演員們卻非常厭煩,因為他每修改一次,演員們總要重新按修改本排練一次,這要花費許多精力和時間。為此,出演該劇的主要演員杜孚林氣得拒絕和伏爾泰見麵,不願意接受伏爾泰重新修改後的劇本。這可把伏爾泰急壞了,他不得不親自上門把稿子塞進杜孚林住所的信箱裏。然而,杜孚林還是不願看修改稿。

有一天,伏爾泰得到一個消息,杜孚林要舉行盛大宴會招待友人。於是,他買了一個大餡餅和十二隻山鶉,請人送到杜孚林的宴席上。

杜孚林高興地收下了。在朋友們的熱烈掌聲中。他叫人把禮物端到餐桌上用刀切開,當在場的人把禮物切開時,所有的客人都大吃一驚,原來每一隻山鶉的嘴裏都塞滿了紙。他們將紙展開一看,卻是伏爾泰修改後的稿子。

杜孚林哭笑不得,後來隻好按伏爾泰的修改稿重新演出。這個修改稿一經演出,在社會上便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取得了轟動效應。

伏爾泰是大作家,尚且如此兢兢業業,那麼你呢?對每一個人來說,隻有用高標準要求自己不斷發現和改進自己作品的不足之處,才可能成就精美的作品和人生。

盡力將工作做到最好,力求完美、出色,這樣,你良好的職業道德就蘊涵其中了。

堅持標準和質量可以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質,可以激發每個人的智慧和提升個人的工作能力。優秀的員工總是堅持自己或公司的做事標準,他們時刻要求自己把每一項工作當成事業來做。

日本的鬆下幸之助有一次發表講話時說:“看員工努力向上的情景,他感覺非常欣慰。在這令人憂患的時代,本公司能很快從戰爭所帶來的混亂中站起來,邁向複興,就是因為我們比任何創業者都更能爭取上進。我認為人人必須不甘於平庸,努力向上,才能創造出佳績。”

完美的標準就在於一種不斷努力的過程。事實上很多人都不能夠很好地理解標準沒有上限這句話。他們在工作中都認為,隻要做到了工作的全部要求,做到了工作的100分也就是達到了完美的狀態。完美其實不是一種最終的結果,而是一種過程。在這種過程中,向完美進發的人對自我永遠都處於不滿足的狀態中,他知道自己對於工作或者人生都是不完美的,即使自己在努力地按照要求來工作,但是這對完美來說還是不夠。因為完美對應的是一種更高層次的人生境界。在這樣的人生境界中,每個人都必須不斷地努力才有可能獲得進一步發展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