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母親角色的定位與心理認同(1 / 2)

女人在父母的嗬護下不斷成熟長大,當結婚成家以至使自己的孩子“哇哇”墜地那天起,就自然地塑造了一個人生最慈愛而偉大的角色——母親。

然而,如何做一個稱職的母親,是身為女人值得深思的問題。為人之母不但要哺育孩子,還要把孩子從一個什麼都不會的嬰兒培育成亭亭玉立的姑娘或生氣虎虎的男子漢。對此,要注意身體力行,用自己的言行表率影響自己的孩子。

1.認識母親的角色

母親,是天底下最美麗、最溫暖人心的字眼。孩子是母親生命的延續,而陪伴著自己的孩子慢慢長大,是每一個母親的願望。在孩子的身上,母親總能找到自己年幼時的影子,能看到自己未來的方向和人生的希望。每一個母親都期望給孩子一個充滿愛和溫暖的家庭,用母愛幫助孩子迎接成長路上的每一個挑戰。母愛就是孩子的天堂。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站,母親在家庭中承擔了許多教育孩子的工作,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角色。

母親溺愛孩子,孩子大多都會變成任性、刁蠻、自私。在獨生子女家庭中,這種母親最為常見。她們過分地遷就孩子,寵唉孩子,讓孩子成為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皇帝、小公主。稍有不如意,這些小皇帝、小公主就會哭鬧耍賴,不達目的不罷休。這樣的孩子永遠體會不了大人的難處,心中隻有自己。如果不加以管教而聽之任之,他們就會變得任性、刁蠻而且自私。

母親忽視孩子,隻是扮演一個陌生人的角色,會導致孩子形成冷漠、消極、孤僻的性格。母親對待自己的孩子就像一個陌生人一樣,並沒有細心的嗬護與培養,使得孩子從小就失去了一份至關重要的母愛。孩子從小的性格發展是形成孩子今後重要性格的關鍵階段,沒有母愛滋潤的孩子大多會變得冷漠,不懂得關愛他人,而且孤僻不願與他人交流。

母親家庭暴力,孩子就會變得乖戾,使得孩子對他人充滿仇恨、有暴力傾向。雖然有句俗話是這麼說的“不打不成材”,但是如果過分的使用暴力不但不利於孩子的家庭管教反而會使得孩子也傾向於用暴力解決問題。這樣的母親教育孩子時缺乏耐心,不懂得對孩子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與孩子一有分歧,就采取暴力的方式讓孩子屈服,小孩子也會采用這種過激的方式來宣泄自己內心的情緒。這樣的母親教育出來的孩子具有一定的危險性,不懂得如何與人和睦相處,甚至還有可能會變成暴力者。

當孩子逐漸長大後,母親會發現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會遇到越來越多的實際問題。孩子不聽話了,不愛和自己交流了,不愛學習了,等等一係列的問題都會給母親帶來困惑和煩惱。做母親是一個獨有的人生經曆,無法溫習,無法重演。所以,母親們都是在依靠自己並不豐富的經驗,不斷的摸索著教育孩子的正確態度和方式。我們需要向母親們傳達在家庭教育中的一些注意點,以幫助她們更好的完成家庭教育的任務。

一些母親愛做孩子的“打擊者”,給孩子各種各樣的難題與困惱,目的就是培養孩子們堅忍不拔的性格與品質,孩子們經過磨練逐步變得堅韌、勇敢和自立。或許有一些家長認為這樣做會對孩子們太殘酷、太不近人情,但是孩子在經曆了這些艱難困苦後,結果會讓家長們很滿意,那就是孩子們會變成成為堅強、勇敢的好少年。讓孩子從小就經受磨難、感受生活的艱辛,以此成就他們堅韌不拔和獨立自主的精神。

母親應該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與理解,與孩子做好朋友,這樣孩子就會謙和、善解人意。這類母親,沒有家長的架子,與孩子完全是平等的。她們總是從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喜歡與孩子一起玩耍,一起聊天。她們往往是第一個知道孩子們心中秘密的人,她們會為孩子保守秘密,直到孩子願意將它公開為止。她們尊重孩子,把孩子當成大人看待。孩子也會尊重這樣的母親,把她視為自己最為信任和親密的朋友。孩子也會形成謙和、尊重他人、善解人意的良好性格。

2.做好母親角色的方法

從教育子女的方麵來看,母親的職責與責任是不能取代的並且富有決定性的意義。孩子對母親的情感流露最敏感,往往母親溫存,孩子愉悅;母親認真,孩子順服;母親嚴肅,孩子規矩;母親專製,孩子膽怯;父母嬌慣溺愛,孩子就不能自製,甚至吵鬧、折騰。因而母親要把對待孩子的態度作為教育的重要手段加以運用,用好這最有效的“情感武器”,以塑造孩子今後的性格。

(1)和藹可親

母親應該對孩子快樂、歡笑、友好、禮貌和尊重。有時母親要嚴肅、認真地對待孩子,培養孩子們獨立的人格和自製的能力。母親對孩子的愛心流露應服從於教育,這是使孩子活潑、聽話的藝術。為此,要心裏把他當孩子,表麵把他當大人;心裏疼愛極甚,表現保持平靜;心裏非常關切,表麵往往佯裝大意。這種情感環境下長大的孩子,自然活潑、聽話而不撒嬌,做事認真而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