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常知足,功名利祿看淡(3 / 3)

日本麥當勞社的社長藤田田著有一本暢銷書《我是最會賺錢的人物》。他將他的所有投資分類,研究回報率。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他發現感情投資在所有投資中,花費是最少的,而回報率卻是最高的。

藤田田就十分善於感情投資:他每一年都支付巨資給醫院,作為保留病床的基金,在職工或者是家屬生病、發生意外時,可立刻住院接受治療。即使在星期天職工有了急病,也能立刻送入指定的醫院,避免在多次轉院中因來不及施救而喪命的情況發生。

曾經有人對此感到很不解,問藤田田:“假如你屬下的職工幾年不生病,那麼你的這些錢不就是白花了嗎?”

藤田田回答說:“對於麥當勞來說,隻要可以讓員工全心全意地工作,就不算是白花了。”

在工作中,藤田田還有一項創舉,就是將從業員工的生日定為個人的公休日,讓每一位職員在他生日的當天都可以和家人一同慶祝。對麥當勞的從業人員來說,生日是自己的喜日,也是休息日。在生日的那天,從業人員可以和家人盡情地歡度美好的一天,養足了精神,第二天又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當中。甚至連麥當勞每一位員工的太太,小孩過生日,藤田田都會送束鮮花表示祝賀。鮮花的價錢並不是很昂貴,但是卻贏得了太太們的喜歡,她們感激地說:“連我先生都忘了我的生日,沒想到社長還記得我的生日,並且還送給我花束,真的是太感謝了。”

不僅如此,藤田田還首創了“太座獎金”。給工作比較認真的職工的太太發獎金,並付上短函:公司之所以能夠有這樣好的成績,都是各位太太的協助,雖然直接參與工作是先生們,但是,假如沒有你們這些賢內助,那麼先生們的工作成績肯定會大打折扣,所以,這筆獎金是你們應該得到的,就好比我們國家一首歌裏唱的:“軍功章的功勞也有你的一半。”

藤田田就是以這樣的方式贏得了員工們的信任,帶領員工一起為公司而奮鬥。

藤田田巧妙地運用了“和而不流”的方法,他對員工進行感情投資,花費不多,卻換來員工的工作熱情,提高了他們的工作效率,為公司帶來了高效益。

笑看生活

有一次,有一位年輕人向蘇格拉底請教怎麼演講。他為了表現自己,滔滔不絕。

蘇拉格底聽了之後說:“我可以考慮收你為學生,但是我要收雙倍的學費。”

年輕人不解地問道:“為什麼要加倍呢?”

蘇格拉底回答說:“我除了要教你怎麼演講外,還要給你上一門課-怎麼閉嘴。”

(第四節 麵朝大海,春暖花開

我們要以積極樂觀的態度來麵對生活中的一些憂慮。是的,我們常常為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而煩惱不已。

下麵我們先看看何為煩惱:

一個年輕人被煩惱纏身,於是就四處去尋找解脫煩惱的方法。

有一天,他來到一個山腳下,在一片綠草叢中,看見有一位牧童騎在牛背上,吹著悠揚的橫笛,逍遙自在。他不知道那個牧童為何如此高興,於是就走上前去問道:“你看起來很快活,能教我解脫煩惱的方法嗎?”

牧童很高興地說:“騎在牛背上,笛子一吹,什麼煩惱也沒有了。”

年輕人按照牧童說的,試了試,卻無濟於事。於是,又開始繼續尋找。

不久,他來到一個山洞裏,看見一個老人獨坐在洞中,麵帶滿足的微笑。

年輕人深深地鞠了一個躬,向老人說明來意。

老人問道:“這麼說你是來尋求解脫的?”

年輕人回答道:“是的!懇請不吝賜教。”

老人笑著問道:“有誰捆住你了嗎?”

“沒……沒有。”年輕人吞吞吐吐地回答道。

“既然沒有人捆住你,何談解脫呢?”霎時,年輕人醒悟了。

看到這個故事,我們也許會覺得故事中的年輕人很可笑,四處尋找解脫煩惱的方法。其實,我們很多時候也像故事中的年輕人一樣自尋煩惱。

張奶奶已經60高齡了,本是到了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了,可是,她常常為很多事而憂慮,比如,兒子回來晚了,她就會擔心兒子是不是出了什麼事,怎麼現在都不回來;女兒好久沒回來看她了,她又擔心女兒最近是不是生病了,怎麼這麼久都不來看她;孫子周末跟小朋友一起出去玩,她便擔心別的小朋友會不會欺負孫子等。除此之外,還有一件事一直縈繞在她心頭,她常常擔心,如果她離去了,她的兒子怎麼辦?媳婦會像她一樣關心她兒子嗎?張奶奶一直這樣想,時間久了,她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終於有一天她病倒了。

醫生給她診斷,以為她得了什麼病,可是,一診斷才發現,她並沒有得什麼病,醫生看了看她的臉色,又檢測了體溫,最後問道:“你最近是不是有什麼憂慮的事啊?”

張奶奶長長地歎了一口氣說:“我這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你說如果我撒手離去,我兒子怎麼辦啊?”

醫生一聽,就知道原因所在,哈哈大笑著說道:“你擔心的太多了,沒有發生的事,你怎麼可以去隨意猜測,你現在的身體還很硬朗,怎麼可以去想那麼遙遠的事?再說了,你兒子已成家立業了,不再需要你像小時候那樣去照顧他了,相反的,他更應該照顧你。”

張奶奶一聽醫生的話,覺得很有道理,心裏豁然開朗,病也不治而愈。

為明天憂慮的人是活在否定之中,是對自我能力的否定,對光明前路的否定;為明天憂慮的人是活在肯定之中,預先肯定了生活的無奈,預先肯定了明天的難處。為明天憂慮,就是無端地為今天的生活平添了幾多難處;為明天憂慮,就是無故地為今天的心靈徒增幾分沉重。

明天不可憂,也沒有辦法憂,因為人無法預知明天;明天不可慮,也沒有辦法慮,因為人不能掌管明天。那麼為什麼還要為那無法預知的明天而眉頭緊鎖呢?

笑看生活

一輛載滿乘客的公共汽車沿著下坡路快速前進著,有一個人在後麵緊緊地追趕著這輛車子。一個乘客從車窗中伸出頭來對追車子的人說:“老兄,算啦,你追不上的!”

“我必須追上它,”這人氣喘籲籲地說:“我是這輛車的司機!”

心靈導航

雨果說:“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因此,我們應該讓我們的胸懷寬廣,要像海洋一樣容納百川,要像天空一樣包攬萬物。就是要讓自己“拿得起,放得下”。要讓自己學會理解,學會寬容和包容,學會登高望遠,學會舍棄。

1.學會理解

學會理解,就是要讓自己學會感恩,學會溝通,學會反思。我們不論遇到什麼事情,都要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學會用另一個“我”來審視自我,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靜坐常思己之過”,不斷地進行自我反省,自我審視,慢慢地就學會了理解。

2.學會寬容和包容

寬容是原諒別人的過程,不計較,不放在心上。包容是一種更高的境界,是對你所做的事情“照單全收”,全部理解,全部原諒。在與他人相處時,尤其要學會寬容和包容。

3.學會登高望遠

俗話說:“站得高,看得遠。”我們每個人在社會上都不是獨立存在的,需要與人協作,相互取長補短。

4.學會舍棄

俗話說:“拿得起,放得下。”人間萬事萬物,有舍有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我們隻有學會放下,我們的未來才能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