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以科學精神認識世界(1)(1 / 3)

《科學與人生觀》序(節選)

人生觀是因知識而變的。例如,柯白尼“太陽居中說”,同後來的達爾文的“人猿同祖說”發明以後,世界人類的人生觀起絕大變動,這是無可疑的曆史事實。若人生觀是直覺的,無因的,何以隨自然界的知識而變更呢?

我們因為深信人生觀是因知識經驗而變換的,所以深信宣傳與教育的效果可以使人類的人生觀得著一個最低限度的一致。

最重要的問題是:拿什麼東西來做人生觀的“最低限度的一致”呢?

我的答案是:拿今日科學家平心靜氣地,破除成見地,公同承認的“科學的人生觀”來做人類人生觀的最低限度的一致。

宗教的功效已曾使有神論和靈魂不滅論統一歐洲(其實何止歐洲?)的人生觀至千餘年之久。假使我們信仰的“科學的人生觀”將來靠教育與宣傳的功效,也能有“有神論”和“靈魂不滅論”在中世歐洲那樣的風行,那樣的普遍,那也可算是我所謂“大同小異的一致”了。

我們若要希望人類的人生觀逐漸做到大同小異的一致,我們應該準備替這個新人生觀作長期的奮鬥。我們所謂“奮鬥”,並不是像林宰平先生形容的“摩哈默得式”的武力統一;隻是用光明磊落的態度,誠懇的言論,宣傳我們的“新信仰”,繼續不斷的宣傳,要使今日少數人的信仰逐漸變成將來大多數人的信仰。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作戰”,因為新信仰總免不了和舊信仰衝突的事;但我們總希望作戰的人都能尊重對方人格,都能承認那些和我們信仰不同的人不一定都是笨人與壞人,都能在作戰之中保持一種“容忍”(Toleration)的態度:我們總希望那些反對我們的新信仰的人,也能用“容忍”的態度來對我們,用研究的態度來考察我們的信仰。我們要認清:我們的真正敵人不是對方;我們的真正敵人是“成見”,是“不思想”。我們向舊思想和舊信仰作戰,其實隻是很誠懇地請求舊思想和舊信仰勢力之下的朋友們起來向“成見”和“不思想”作戰。凡是肯用思想來考察他的成見的人,都是我們的同盟!

總而言之,我們以後的作戰計劃是宣傳我們的新信仰,是宣傳我們的新人生觀(我所謂“人生觀”,依唐擘黃先生的界說。包括吳稚暉先生所謂“宇宙觀”)。這個新人生觀的大旨,吳稚暉先生已宣布過了。我們總括他的大意,加上一點擴充和補充,在這裏再提出這個新人生觀的輪廓:

一、根據於天文學和物理學的知識,叫人知道空間的無窮之大。

二、根據於地質學及古生物學的知識,叫人知道時間的無窮之長。

三、根據於一切科學,叫人知道宇宙及其中萬物的運行變遷皆是自然的,自己如此的,——正用不著什麼超自然的主宰或造物者。

四、根據於生物的科學的知識,叫人知道生物界的生存競爭的浪費與慘酷,——因此,叫人更可以明白那“有好生之德”的主宰的假設是不能成立的。

五、根據於生物學,生理學,心理學的知識,叫人知道人不過是動物的一種,他和別種動物隻有程度的差異,並無種類的區別。

六、根據於生物的科學及人類學,人種學,社會學的知識,叫人知道生物及人類社會演進的曆史和演進的原因。

七、根據於生物的及心理的科學,叫人知道一切心理的現象都是有因的。

八、根據於生物學及社會學的知識,叫人知道道德禮教是變遷的,而變遷的原因都是可以用科學方法尋求出來的。

九、根據於新的物理化學的知識,叫人知道物質不是死的,是活的;不是靜的,是動的。

十、根據於生物學及社會學的知識,叫人知道個人——“小我”——是要死滅的;而人類——“大我”——是不死的,不朽的;叫人知道“為全種萬世而生活”就是宗教,就是最高的宗教;而那些替個人謀死後的“天堂”“淨土”的宗教,乃是自私自利的宗教。

這種新人生觀是建築在二三百年的科學常識之上的一個大假設,我們也許可以給他加上“科學的人生觀”的尊號。但為避免無謂的爭論起見,我主張叫他做“自然主義的人生觀”。

在那個自然主義的宇宙裏,在那無窮之大的空間裏,在那無窮之長的時間裏,這個平均高五尺六寸,上壽不過百年的兩手動物——人——真是一個藐乎其小的微生物了。在那個自然主義的宇宙裏,天行是有常度的,物變是有自然法則的,因果的大法支配著他——人——的一切生活,生存競爭的慘劇鞭策著他的一切行為,——這個兩手動物的自由真是很有限的了。然而那個自然主義的宇宙裏的這個渺小的兩手動物卻也有他的相當的地位和相當的價值。他用的兩手和一個大腦,居然能做出許多器具,想出許多方法,造成一點文化。他不但馴服了許多禽獸,他還能考究宇宙間的自然法則,利用這些法則來駕馭天行,到現在他居然能叫電氣給他趕車,以太給他送信了。他的智慧的長進就是他的能力的增加;然而智慧的長進卻又使他的胸襟擴大,想像力提高。他也曾拜物拜畜生,也曾怕神怕鬼,但他現在漸漸脫離了這種種幼稚的時期,他現在漸漸明白:空間之大隻增加他對於宇宙的美感;時間之長隻使他格外明了祖宗創業之艱難;天行之有常隻增加他製裁自然界的能力。甚至於因果律的籠罩一切,也並不見得束縛他的自由,因為因果律的作用一方麵使他可以由因求果,由果推因,解釋過去,預測未來;一方麵又使他可以運用他的智慧,創造新因以求新果。甚至於生存競爭的觀念也並不見得就使他成為一個冷酷無情的畜生,也許還可以格外增加他對於同類的同情心,格外使他深信互助的重要,格外使他注重人為的努力以減免天然競爭的慘酷與浪費。——總而言之,這個自然主義的人生觀裏,未嚐沒有美,未嚐沒有詩意,未嚐沒有道德的責任,未嚐沒有充分運用“創造的智慧”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