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樣粗枝大葉的敘述,定然不能使信仰的讀者滿意,或使不信仰的讀者心服。這個新人生觀的滿意的敘述與發揮,那正是這本書和這篇序所期望能引起的。
十二,十一,二十九,在上海。
科學精神與科學方法(節選)
我將這次的講演看得很重,主要的是這個題目太大,尤其是這兩個大的學術機構出這樣大的一個題目。所以我從昨天晚上十點鍾起,到今天上午六點鍾,都在想這個講演如何的講法?直到六點半鍾才睡覺,八點半鍾就起來了。
這樣大的一個題目我從前講過好幾次,今天我本想換換方式和[用]新的材料來講,但是,正如中國的一個古話:“老狗教不出新把戲。”所以,我講來講去,是那一些老話。“科學精神”我拿“拿證據來”四個字來講,“科學方法”我拿“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十個字來講,一共拿十四個字來講“科學精神與科學方法”。這十四個字我想了好久。現在先講科學精神。
“科學精神”的四個字就是“拿證據來”。《中庸》上有句話說:“無徵則不信。”把這句話翻成白話,就是“拿證據來”,也就是說,給我證據我就相信,沒有證據我就不相信。
英國有一位科學家赫胥黎(Huxley),他曾說過一句話,就是“必須要嚴格的不信任一切沒有充分證據的東西。”赫胥黎說:“我年紀越大,越分明認得人生最神聖的舉動,就是口裏說出和心裏覺得我相信這件事是真的。人生最大的報酬和最重的懲罰,都是跟著這句話來的。”近來我的年紀越大,也越覺得赫胥黎這句話非常有意義。正因為赫胥黎說的“我相信什麼”和“我不相信什麼”是人生最神聖的舉動,所以,我們更可以知道,我們的信仰是必須建築在充分的證據上的。
有許多人說,科學的精神是尋求真理。這句話雖然對,但太廣泛,沒有“拿證據來”四個字來得簡單扼要。所謂求真理,在《約翰福音》裏曾講過,當耶穌被一批人將他抓起來送到羅馬總督彼拉多的麵前時,彼拉多詢問耶穌,耶穌說他是給真理作見證。彼拉多說:“真理是什麼?”什麼是真理?這正如你說科學的精神是尋求真理。人家也會問你真理是什麼?這個問題,就很難答複。所以還是用“拿證據來”這一句話比較適當。所謂尋求真理,如果我們把範圍縮小一點,尋求真理這個問題,就成了我們應該相信什麼?什麼是我們應該相信的,什麼是我們不應該相信的。關於這一問題的答案,我們可以分消極和積極兩方麵說。消極方麵的說法,就是“無徵則不信”,要嚴格的不信任一切沒有充分證據的東西。換句話說,就是沒有充分證據,我們就不信。積極方麵的說法,就是要拿出證據來,要跟著證據走,不論他 帶我們到什麼危險可怕的地方去,我們也要去。這是一種科學的理論,也是我們當今處世與求學的一種常識的態度。
我的老師杜威先生說過一句話:“當真理和信仰動搖的時候,形式的論理學(Logic)才有用處。”在我們中國講論理學的,要算墨子。墨家的根本是一個尊天祀鬼的宗教,他相信天和鬼,用三表法來做標準。各位看看《墨子》的《非命篇》就可以知道。至於印度的論理學,它是相信咒語,但都無大用處,不如“拿證據來”四個字來得有用處。
我們家鄉有句話:“打破砂鍋紋到底”(現在大家把“紋”字改作“問”字,這是用同音的字作戲語的。英文裏的Pun字,就是雙關的意思,崔東壁的著作中曾經提起過)和“三個不信,跌個不倒跟”。“打破砂鍋問到底”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處處要問到底,處處要找證據,證據不夠時還要再找的意思。“三個不信,跌個不倒跟”這句話,我想把它改幾個字,成為“三個不相信,可以做學問”。我可以舉一個具體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