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鳳年問路問到了太守府邸,不湊巧郡守大人也帶著一大幫家眷跟百姓眾樂樂去了,練就一雙火眼金睛的門房見他氣韻不俗,就讓他在偏門小房內坐著,等了足足兩個時辰,連那位門房都有些佩服這個年輕人的耐性,其間多次殷勤噓寒問暖端茶送水,這自然是徐鳳年借了胭脂譜上裴美人的光。郡守洪山東乘興而歸時,揉了揉眼睛,他這輩子還沒踏足過北涼王府,沒認出那位公子哥,但認出那名隻能站著的“扈從”,大將軍的貼身侍衛徐偃兵!有一年大將軍巡視邊關,途經胭脂郡城,洪山東有幸見過一麵,此人竟是有資格跟大將軍一同坐著飲食喝酒,所以記憶尤為鮮明深刻。徐偃兵都需要站著,那麼坐著喝茶的年輕人是誰,洪山東又不是缺心眼的傻子,頓時就斂神拂袖,撲通一聲跪地,拜見了這位蒞臨寒舍的世子殿下。一大堆擁擠在小屋門外的洪家子孫都瞪大眼睛,年齡稍大的,知曉了人情世故,有些畏懼;年齡小的,幹淨的眼神裏則充滿了童真童趣的好奇。別看一郡父母官的太守府邸門檻不算低,可府上迄今為止接見官員中官帽子最大的,也不過是上任幽州將軍。世子殿下是多大的官?等這個年輕人將來穿上正黃蟒袍當上北涼王,全離陽就都知道了。
在書香濃鬱的書房密談,洪山東從頭到尾都沒有膽子去看一眼裴南葦,知道這位沒有什麼明確名分的女子會在胭脂郡住下後,也是有驚沒喜。他洪山東倒是不介意把她當一尊女菩薩供奉起來,這是他應該做的,未必是什麼功績,可自古紅顏禍水,萬一出了丁點兒紕漏,那他原本還算一帆風順的仕途可不就走到頭了?隻是世子殿下開了金口,那他洪山東就隻算咬碎牙齒也得擠出笑臉應承下來。當夜太守大人就折騰出來一棟有山有水的雅致宅子,徐鳳年順便讓死士寅暗中跟胭脂郡諜子打聲招呼,死士寅本就是個積威深重的大諜子,對此類勾當熟門熟路,自可辦得滴水不漏。然後徐鳳年棄了那輛已是多餘的馬車,跟徐偃兵兩騎連夜出城,趕赴並不陌生的倒馬關。
東海武帝城一直口口相傳有三怪,一怪在城中永遠是外鄉人士多過本地居民,二怪在那麵插滿兵器的內城牆,最後當然是怪在有一個活了百年來的天下第二。對離陽江湖而言,沒有來過武帝城,就等於江湖人沒有混過江湖。第一怪其實不奇怪,每年都有幾位二品小宗師甚至是一品高手嚐試登城,希冀著一舉成名。例如當年劍九黃登樓,就引來了曹長卿之流的頂尖高手從旁觀戰,如此一來,就給武帝城吸引了大量來此獵奇的英雄豪傑。第二怪就更加合情合理,若是登樓失敗,就得留下趁手兵器插在牆壁上。王老怪以舉世無匹的姿態雄踞武帝城一甲子,在頭十年中,往往一天就要迎接三四場挑戰,久而久之,那麵牆也就擠滿了神兵重器,其中就有當年東越劍池宗主宋念卿的一份貢獻。唯獨第三怪,為何王仙芝明明是世間第一人,仍是自稱天下第二,始終無人知曉內幕。武帝城內有眾多的兵器鋪、典當行和校武場,這個就更好解釋了,來武帝城不靠著打架出名能做什麼?當世許多功成名就的豪俠,都是年輕時候這麼一架一架打出來的。隻是最近城內校武場都寂靜下來,委實是前幾天的那場吊詭至極的入城一劍,太過讓人摸不著頭腦。去年北莽越俎代庖訂立了武評十人榜,劍客中僅有桃花劍神鄧太阿得以登榜,可他傳聞已是出海訪仙,杳無音訊。
但是卻有一劍長久懸停武帝城外,等到滿城江湖人都失去耐心的時候,這一劍終於動了。還是那個砸那柄劍、朝劍丟擲石子的稚童率先發現,等孩子興衝衝跑回家跟開藥鋪的老爹說完消息,老爹翻了個白眼,沒有理會,隻當錯過了熱鬧。不說什麼陸地神仙的禦劍,便是吳家劍塚的飛劍術,那柄劍估計也早就掠至武帝城的閣樓外了,但是出乎所有人意料,那一劍入城不假,卻極為緩慢,慢到這柄劍飛了一個時辰,才從外城越過城頭,在這柄劍有所動靜的瞬間,閣樓中就有一名成名已久的劍客掠虹般墜至城頭,正是王仙芝的四徒弟樓荒,四十六歲,佩劍“菩薩蠻”。樓荒可謂驚才絕豔的劍術天才,走了一條棄道求術的歪路,這就像一個人瘸腿走路,但是樓荒一條腿行走,就已經在江湖上一騎絕塵。王仙芝曾經有意在劍池宋念卿二度登樓時,讓樓荒去守閣,隻可惜宋念卿暴斃,但是樓荒的劍術造詣可想而知。樓荒盤腿而坐,橫劍在膝,靜等足足一個時辰,當那柄飛劍以龜速來到城頭,樓荒才彈鞘出劍,以劍尖抵劍尖,雖然那柄入城之劍來勢極不成氣候,但樓荒的菩薩蠻依然不能撼動其絲毫。隨後樓荒起身馭劍菩薩蠻,身形跟隨出鞘劍一同步步後撤。三個時辰後,樓荒耗竭氣機,手筋寸斷,仍是沒能讓那柄無名長劍有纖毫停頓顫動。之後三個時辰,是城主三徒弟林鴉接過了擋劍之責。林鴉三十二歲,亦是胭脂評上的大美人,身材高大不輸北地男子,身段雄奇,偏偏別有韻味,令人歎為觀止,是天底下首屈一指的拳法宗師。隻是不論她如何蓄勢捶打長劍,仍是沒能擋下那柄長劍的勻速前行。最後一拳,林鴉拔地而起,高入雲霄,一拳砸下,長劍下邊方圓數十丈樓房盡數坍塌粉碎。性格暴烈的林鴉顯然無法接受這個結果,瘋癲一般,奔跑如雷,去校武場扛回一隻大鼎,狠狠砸在那把如同看她笑話的長劍上,依舊是無功而返。林鴉頹然坐地,目光呆滯。隨後便是練氣宗師宮半闕登場。作為王仙芝四名弟子中歲數最大的一位,宮半闕光頭,頂有九顆戒疤,不披袈裟卻穿道袍,城內揚言此人身具佛家金剛體魄,卻負六種道門指玄秘術,更精通練氣玄通。宮半闕的手腕也確實讓人眼花繚亂,他沒有像師弟樓荒、師妹林鴉那般近距離接觸長劍,而是站在內城閣樓,每次揮袖,就捎去牆壁上一件兵器,結果武帝城聽了足足三個時辰的鍾鼓雷鳴,一些內力孱弱的百姓痛不欲生,紛紛逃出城外避難。宮半闕揮動一百零七袖,也帶去了一百零七件兵器,十之七八都在撞擊中毀掉,最終長劍臨近閣樓不過二十丈,整座武帝城都覺得恐怕城主親自出手,除非傾力而為,否則都擋不下這一劍入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