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偶遇老“冤家”(2 / 2)

也許有人會問:“部隊是多麼神聖,多麼鐵律,多麼森嚴的地方,怎麼可能會有這種匪夷所思的怪事呢?難道組織和領導就不聞不問不管了嗎?”這個問題多少是讓人感到難堪的。我隻能遺憾地告訴你:你太純潔,你太理想化了,而且你也太不成熟了。時間不停地流逝,空間不斷地變幻,世情不斷地變化,如果你還是抱著亙古不變的觀點和看法,你就是不成熟,就是沒見識,至少你沒有用辯證的聯係、變化和發展的觀點去觀察和分析問題,總是把自己的思維停留在固有的框架和概念裏。就象是一個天真爛漫的小寶貝,他不可能永遠都那麼童真和可愛,長大了,經曆的世事多了,他就不會再象從前的單純和童趣了,比方雖然不恰當,但是道理卻是相通的。就說這苟得良吧,他本身就出生在一個幹部的家庭,父母都有很好的工作,從小就生長在洛陽古城裏,這對於一個七十年代的人來說,這在當時就是一個了不得的家庭和條件,從小就接受很好的教育,在豔陽底下拙壯地成長,雖然他的父親也不是什麼大官,隻是一個區委書記,但也是一個正處級的幹部,對他的教育和熏陶都是正麵的,在苟利良高中畢業之後他的父親就把他送到部隊這所大學校裏麵來進一步地鍛煉和培養,誰又能想到他會成為今天這樣的德行呢?苟利良自己也經常說他小時候是如何如何的優秀,父母又是如何如何地對他嚴格要求等等,這些就足以說明辯證唯物主義有關變化和發展的科學性。隻不過他的變化和發展是帶著退變和扭曲發展的那一種。

這個世界就是奇怪,明明不是一路人,甚至還帶著很多的裂痕和怨恨,可是這一切都要深埋在心裏,臉上總是露出愉快的微笑和友好的親昵,這就是人性的虛偽和心機。郭子堂和苟利良又何嚐不是如此呢?當年在部隊一起共事的時候,彼此之間的相處就並不融洽,清水討厭泥水的渾濁,泥水又嫉恨清水的清澈,為人不同,性格差異,處世懸殊,這就是差距,這個差距其實就是心靈之間的隔閡和距離,是彌合不了的鴻溝,用大家都熟知的話來說,那就是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郭子堂和苟利良基本上就屬於這樣的情況。本身並無多大的矛盾,更無太大的利益衝突,可就是熱絡不起來,但是既然曾經是戰友,又意外地重逢了,總不可能形同陌路,哪怕是假裝也要像兄弟一樣地打個招呼聊聊天,噓寒問暖是免不了的,麵子上還有一個更大的問題就是要請客喝酒了,這是最起碼的禮節,如果你做不到這一點,那就說明你不但小氣差勁,更是一種混得不好和沒有能力的表現,這件事如果傳到了戰友中間,恐怕你就很難做人了。

苟利良要請郭子堂吃飯,這個麵子自己一定要有,郭子堂也是必須要給的,否則就是不給麵子和看不起他,既然都到我的地盤上來了,這個表麵的文章就都得做好。盡管郭子堂感到為難和別扭,但也沒有辦法,誰讓他們都是戰友呢?關係再不好,性格再不合,麵對戰友盛情的邀請,即便是硬著頭皮也得答應,做人嘛,總得知道個好歹,給臉不要臉,那就傷了感情,嫌怨便自然地就產生了,生意場上和官場上的應酬和交往何嚐不是如此呢?那都是需要好好把握的。彼此之間留下了電話,時間定在晚上五點多鍾,地點是金菊大酒店,至於包箱廳號到時聯係通知。郭子堂也留下了他所住的酒店和房號,兩個戰友便拍拍肩膀分手了。

郭子堂看著苟利良慢慢地走遠了,那個漂亮的女人還特地回過頭來,調皮地衝著郭子堂輕輕地揮了揮手,她挽著苟利良的右胳膊輕盈地走了,午後的陽光映照在她的身上,說不出來的明媚,就像晴空中突然掠過一隻雲雀,帶著清風、帶著陽光和雲彩,湧起點點的詩意。郭子堂突然發現自己已經不像開始見麵時那樣討厭她了。

待續…………。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手機用戶請到m.qidian.com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