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論勇氣:抵抗危險,克服恐懼,是為勇敢(1 / 2)

論勇氣:抵抗危險,克服恐懼,是為勇敢

勇敢不是無所畏懼,而是能克服恐懼

如果要在公正、能幹、勇敢三種讓人稱道的品質中選最重要的一項,我會毫不猶豫選擇勇敢。我不會否認公正的人在抵製誘惑方麵具有強大的精神力,而且公正創造了無數奇跡,賜給人聖潔的力量,所以蘇格拉底、亞裏士多德等人能夠被當時的人愛戴,而且能萬古流芳。我也會承認能幹的人總是很容易取得成功,他們知識廣博、見聞豐富,善於察言觀色從而隨機應變,在麵對困難的時候遊刃有餘,伺機而起。但是,我要強調勇敢的作用,表明勇敢的品質在重要性上毫不亞於前兩者,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或許有的人認為把勇敢拔到那麼高的位置顯得小題大做,並為勇敢的重要性超過了公正和能幹而不解,但我們知道,懦弱是人與生俱來的本性,區別隻在於我們對懦弱的克製是否有效,由此有的人勇敢,有的人膽怯。富蘭克林曾經很直接地說出了人的這一本性:“當敵人出現的時候,人們會產生莫名其妙的恐懼,並因此而心生擔憂,在麵對敵人時退縮。”曾經率領聯軍打敗了拿破侖的威靈頓元帥對人怯懦的本性也毫不避諱,他知道就算是平時享有高爵顯位的將軍也不願意在戰爭中主動去往前線,即便成行也是出於外界的壓迫,或者謀取更高職位的野心。到現在我們應該承認,勇敢的品質不是輕而易舉就能擁有的,如果一個人能夠堅毅而勇敢地逆流而上,他已經是人群中的焦點了,這樣的品格足以讓人敬畏,也讓人佩服。

現在人們已經很少麵臨自然界的直接威脅,在和平年代裏更是沒有戰爭帶來的恐懼,也就很少有曆練勇敢的機會,所以熱情被冰封、思想被雪藏,人變得平庸而懦弱。隻有在麵對危難甚至生死攸關之時,人的勇氣才得以激發,敢於迎難而上,以大無畏的氣概攻堅克難,堅持人類道德的評價標準,在激流中為人表率,成為中流砥柱。大希庇阿、凱撒、拿破侖等人無不是飽經磨難,在艱險之中錘煉品格,成為各自民族的英雄,終於收獲成功之人。

勇氣也需要曆練,所以一個從未體驗過比賽之激烈和殘酷的男孩突然麵對刺刀的寒光或者槍炮的火力時,會驚悸不定麵如死灰,但如果這時候有上司的鼓勵,而且用初次參戰的經曆勸勉男孩要勇敢麵對時,男孩往往就能靜下心來,跟著部隊衝鋒向前。

法國的將軍蒙特盧克曾經就是這樣一位戰士,在麵對來勢洶洶的敵人還有炮火連天的戰場時麵色蒼白,但每當他想到曾經一位軍人告訴過他的話,馬上就穩定心神,燃起鬥誌,克服了膽怯。柯爾律治曾經在英國海軍中服役,14歲的時候就跟隨當時的亞曆山大伯爵遠征。從來沒有上過戰場的柯爾律治心裏惴惴不安,在一次襲擊敵人船艦的任務中他因為緊張而汗流浹背,亞曆山大伯爵覺察到了這個年輕人的緊張,握住了這個年輕人的手輕聲說:“從你身上我好像看到了曾經的自己,當我第一次上戰場的時候甚至比你現在還要緊張,你的表現已經很出色了。放鬆,勇敢些,你馬上就會恢複正常的。”在伯爵的鼓勵下,柯爾律治跟上老船員,向敵人的船艦發動了攻擊,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勝利。

除了別人的鼓勵,還有一個殺手鐧,可以讓人拋棄懦弱變得勇敢,那就是理解讓人產生恐懼的事物,用理性去麵對。對那些從來沒見過火爐或者汽車的孩子來說,當他們麵對這些新東西的時候再好奇之餘還會有被危險包圍的感覺,但是隻要他們慢慢了解了這些原來陌生的東西,恐懼的情感馬上褪去,就不會再因為這些東西而產生懼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