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謹慎:生活哪能無所謂
接受不能改變的,改變你能改變的
生活中的我有時會得過且過,對一些重要的問題不求甚解,用躲避的態度來麵對。我沒有給生活注入情趣,也沒有創造新的生活方式,又或者把自己的花園和家庭收支好好打理一下。如此這般,我還是要談論慎重對待生活這個話題,因為骨子裏我是一個對生活充滿誠摯和敬愛之心的人,討厭那些對生活一無所知而又奸猾之人。
雖然生活中不夠慎重,但我對生活的滿腔熱情足以讓我有資格談論謹慎,如同我談論詩歌和聖潔的話題一般。就像寫作不單單需要體驗和閱曆,還需要對生活的感覺和抗爭,並在作品中賦予人物一些我們所沒有的一些特點。生活中也是這樣,如果環境足夠寬鬆,一個人對什麼大加頌揚,也許正是他身上所不具備的東西。比如,生意人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律師或者神父,詩人在詩歌中歌頌那些精神抖擻又不乏宏韜偉略的人。
生活是一麵鏡子,將我們心底的態度呈現到外麵,慎重就是呈現在外麵的一種感覺。按照身體生老病死的規律來調養身體、保持健康,按照心理發展的規律來調試心態,這就是慎重,即按照自然的規律和規則來做事。
太陽落下,月亮升起,鬥轉星移,如此掌控著我們生活的地球。慎重並不要求刨根問底找出自然是什麼,而是接受事物發展的規律,並按照規律去做事做人。慎重是了解到規律對人的限製,順應它,如此才能從中受益。生理需求、生老病死、氣候變化以及時空流轉,這都是要我們慎重對待的。
地裏的莊稼是我們食物的來源;空氣是我們生存不可缺少的部分,當然,有時候空氣的冷熱幹濕度不合適時也會損害我們的健康。至於時間,每天我們要烹飪、進食,要修鎖或者給門刷上油漆,會遇上小病小災,為了辦事還要和那些生性愚鈍的人接觸,獨處時還會揪心於那些煩心事。所有這些事將時間撕扯得四分五裂,消磨殆盡,而原本時間隻是虛無不存在但又無限崇高的一個整體。
我想,生活就是如此,接受不能改變的,改變你能改變的,能做些什麼就做些什麼吧。別為嗡嗡作響的蒼蠅煩心,夏天怎麼會少的了它們;別怕外出露營會被叮上幾個包,樹林中怎會沒有蚊蟲;不要擔心垂釣會弄濕衣服,沒了河水哪裏還有大魚。如果你是個好吃懶做的人,天氣都會成為你拒絕外出的理由。
生活雖瑣碎,但正是每分每秒成就了人生
生命就在這些生活瑣碎中度過了,但每分每秒的積累才成就了我們的人生。熱帶島嶼上的人們不用擔心氣候的變化,到處溜達,玩到天昏地暗的時候蓋著月光就可以睡覺,還不用擔心早餐沒有著落,因為上帝已經派椰子樹們給他們送來了。和他們相比,住在溫帶的人們每年都要在天寒地凍時在家裏呆上幾個月,所以,提前他們就要通過醃、烤或者醬的方式將吃的糧食提前備好,還要準備好充足的木柴、煤球等燒火的材料。但,就是因為這樣的氣候,溫帶的人更加了解自然,學會運用自然,自然規律也將他們培養的比熱帶居民更加機靈幹練。
從這方麵來講,生活瑣事中蘊含著巨大的寶藏。很多人也許對別的事情非常精通,但卻並不一定懂得生活中的這些事情。所以,培養自己敏銳的感受吧,雙手就是用來勞動的,眼睛就是要學著衡量和分辨的。了解自然、經濟等的規律吧,你明白得愈多,愈不舍得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