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倫敦,落魄的瓊斯陷入淫蕩貴婦貝娜斯登夫人的圈套,致使他和索菲亞之間的關係日益惡化,索菲亞甚至與他斷絕關係。而布力非為了徹底鏟除瓊斯,也來到了倫敦。一時間,各種陰謀輪番在瓊斯的身上上演,瓊斯差一點因為謀殺罪被處死。
最終,瓊斯的身世和布力非的陰謀被奧爾華綏得知,布力非被趕出家門,而瓊斯和索菲亞則終成眷屬。
小說的主人公湯姆·瓊斯曾一度成為全英國人民心中的英雄。人們喜愛他,因為他身上有許多人性的美德——誠實、善良、高尚、忠誠、勇敢,同時也有著易衝動、魯莽和野性難馴的缺點。從某種意義上說,他代表著每一個普通人,人必須經過艱苦的磨煉以獲得對自身的認識,從而完善自我。
這部小說被認為是菲爾丁最傑出的作品,為他贏得了“散文荷馬”的盛名。小說描寫了二十多個地方,刻畫了四十多個人物,為讀者提供了一幅英國18世紀鄉村與城市的宏偉的全景圖。
15.謝裏丹(1751—1816)
理查德·布林斯利·謝裏丹出生於愛爾蘭都柏林,父親是演員兼劇院老板,祖父是斯威夫特的知心好友,母親是劇作家,也是小說家。家庭的熏陶,使謝裏丹對喜劇產生了興趣。少年時期,謝裏丹在哈羅公學受過良好教育。
1770年,全家定居巴斯,在那裏他與著名的女歌手林莉相愛,但他們的愛情之路並不平坦,先是情敵中傷林莉,兩個人不得不私奔到法國。林莉的父親得知他們的事情後,激烈反對這門婚事,從法國將林莉帶回家裏,並關起了林莉的禁閉。謝裏丹的父親也反對這門婚事。經過兩年的爭取,謝裏丹終於娶到了他的心上人,但謝裏丹的父親並沒有參加他們的婚禮。這段經曆對謝裏丹的成名作《情敵》有非常大的影響。
雖然林莉的收入頗豐,但謝裏丹並不希望妻子再登舞台,迫於生計,謝裏丹開始寫作戲劇。
1775年,謝裏丹的《情敵》搬上舞台,首演並不成功,換了主角後,第二次演出竟使這部戲起死回生。此後一年裏,謝裏丹上演了三部戲劇,名聲大噪,收入頗豐,不久便擁有了自己的劇院,並加入了塞繆爾·約翰遜的文學社。當他的《造謠學校》搬上舞台時,再次引起轟動,使他大發其財。
謝裏丹事業的輝煌隨著1780年他當選議員起才真正開始,一直延續了二十九年,最終隨著一場大火而走向衰落,在那場大火中,謝裏丹的大劇院化為灰燼。三年後,謝裏丹又因為沒有足夠的錢參加下一屆競選,而不得不退出競選;同年又因欠債而被捕。
1816年,謝裏丹因腦科疾病去世,死時貧困而孤獨。他被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葬禮十分隆重,拜倫為他寫了著名的《吊謝裏丹》。
謝裏丹是英國18世紀著名的戲劇家。他的代表作《情敵》《造謠學校》被認為是上承莎士比亞,下接蕭伯納的紐帶。
謝裏丹的作品特點
作品中情節組織精當,角色性格鮮明。在技巧方麵,則對製造誤會、戲劇反語等方法運用得十分精巧,而充滿靈氣的對話使得作品更受歡迎。
作品十分關心當時的道德問題,並無情地抨擊社會上的各種不良現象。
謝裏丹的代表作《造謠學校》
戲劇講述了約瑟夫和查爾斯兩個兄弟的故事。善良的查爾斯與梯澤爾爵士的女兒瑪麗婭相戀的同時,施尼威爾夫人也愛上了查爾斯。為了與查爾斯在一起,施尼威爾夫人唆使約瑟夫去追求瑪麗婭,並與約瑟夫一同向梯澤爾爵士講查爾斯的壞話。約瑟夫在答應施尼威爾夫人的要求的同時,卻與梯澤爾爵士的新婚妻子發生關係。當約瑟夫與梯澤爾爵士夫人通奸時,東窗事發,約瑟夫偽君子的麵目第一次暴露在眾人麵前。
就在這個時候,兄弟二人的叔叔從印度歸來,為了日後遺產的分配,叔叔特意化裝考驗兄弟二人。當叔叔要買查爾斯的畫時,因為畫是查爾斯和叔叔在一起的場景,查爾斯拒絕賣給叔叔,叔叔因此被打動。而約瑟夫則拒絕幫助化裝成窮親戚的叔叔,叔叔因此看清了他的偽善,而決定將遺產留給查爾斯。
獲得豐厚遺產的查爾斯也最終獲得了瑪麗婭的芳心,約瑟夫則名譽掃地。
通過這部戲劇,謝裏丹對英國貴族的道德敗壞,在滿口道德的表麵下滿是虛偽和墮落的現象進行了辛辣的諷刺。浪漫主義時期文學背景簡介18世紀末、19世紀初,蘇格蘭農民詩人羅伯特·彭斯的抒情詩自然生動、感情真摯,諷刺詩尖銳鋒利、妙趣橫生,給英國詩壇帶來一股新鮮的氣息。威廉·布萊克在詩歌中建立起自己一套獨特的神話體係,具有神秘主義色彩。布萊克的革命性、獨創性和複雜性使他成為浪漫主義詩歌的先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