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意外(2 / 3)

青雨幾欲要潸然淚下,嘴唇哆索著,腦海裏浮起伏星公司那狠戾的表情,還有那兩個不安份的侍郎,很想狠心絕情的說要離開不再回來了,但是看見和妹妹那張肖似的臉,那焦慮的模樣,那淚汪汪的樣子,終究心還是軟了下來,撒了個善意的謊言:“舅舅要出一趟遠門,主要是為了洽談窯廠的生意,如果在那裏能成功,以後我們爺倆就可以直接過去了,到那邊再沒有爭鬥和爾虞我詐,都是幸福美滿的生活了。”

沈自秋一聽說等舅舅回來就可以擺脫沈家,立即來了精神,跳下榻幾來,拉住青雨的手臂,“這是真的麼,舅舅,隻要你在那邊站穩腳跟,我們就可以離開這裏了?噢,太好了,太好了!”

在沈自秋的潛意識裏,隻要超過青菊鎮以外的地方都是遠門,是以她隻以為青雨說的洽談生意是指另一個城市,哪裏曉得,這一離開,就是永別。

青雨猛然將沈自秋拉進懷裏,臉上的淚緩緩滑落。

孩子,對不起了,舅舅騙了你,如果是在幾年前,你若願意跟舅舅離開,去東月國,舅舅尚可憑一已之力保你,但是現在舅舅自身難保了,更別說帶上一個未知數的你,可能還沒到達東月國,你就會被伏星害死。

我不能冒這樣的險,與其那樣,倒不如讓你留在天啟國,舅舅跟你許諾,隻要舅舅有任何逃生的機會,就會回來找你,和你找個地方隱居起來,再不問世事。

沈自秋隻以為舅舅是舍不得自己,但是想到以後的美好生活,她就激動,所以很大人的拍著舅舅的後背,“舅舅,你怎麼跟個孩子似的,你又不是不回來了,等你打了前鋒,在那個城市安定後,我們就去那裏過全新的生活,到時候我們就找條河,在河邊蓋一座茅屋,因為當時娘的骨灰就是撒在河裏的,我想所有的河都是相通的吧,這樣我們倚著河,便就倚著娘了,舅舅,你說好不好?”

青雨哽咽著答應,“好,秋兒的主意甚好,到時候我們就依山傍水,陪著你娘,過快樂的生活。”

沈自秋將青雨拉開,用自己的帕子仔細給青雨擦了眼角的淚,突然卟哧一聲笑出來,“舅舅羞羞噢,這麼大人了,居然還掉金豆子。”

看著那少女明豔若朝霞的笑容,青雨有刹那的恍神,仿佛看見了昔日初登儲君少帝之位的伏青,也是笑的那樣燦爛,就算那時候她已經成了皇室的少帝,未來的女帝繼承人了,但她依舊對他這個兄長十分尊敬。

他們從小幾乎一起長大,經常一起上山掏鳥窩,抓野兔,弄燒烤吃,他們的感情是族中最好的。

青雨回府之後,又對著自己心腹的管家,窯廠的總管事交待了一番,隻要沈自秋能夠熟悉的掌握窯廠運作,並且能夠承擔起外來客戶的接待任務,到時候就將這兩家窯廠的地契和工人的賣身契,還有這房契等物都交給她。

伏星早就不耐煩了,青雨不理會她的麵色,鄭重再三的交待管家,千萬不要說漏了嘴,對外一律就說他去外地洽談生意了。

沈自秋回到青蔓苑,開始有些百無聊賴起來,學了會女紅,便丟到一旁,托著腮,眼珠子轉啊轉的,突然想到什麼跳起來,吩咐綠菊,“你去打聽打聽今天莊裏有沒有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

綠菊答應著去了,不多時便回來了,臉色嚇的有些煞白。

沈自秋立即來了精神,綠菊哆索著說道,“小姐,你真神了,你怎麼道莊子上發生事情了?”

沈自秋有些心虛,“我哪裏知道,隻不過是無聊,所以才讓你打聽打聽啊。”

綠菊想想也是,四小姐平時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也就是去舅老爺家走動走動,應該不知道,於是她便將自己打聽到的事說了一遍。

“聽說那李老三家看魚塘的草棚裏還有帶血的紗布,匕首水盆等物,還有一件破了的血衣,太嚇人了,鎮衙門已經派人過來了,初步懷疑那裏可能有凶殺案發生噢,小姐你千萬別害怕,如果真有事,綠菊我會保護你的。”

沈自秋用手指摁了下她的腦門兒,“看你隻是聽說這事兒,就嚇的臉都白了,還好意思說要保護我,怕什麼,不是有衙門的人麼?那找到被殺的人了嗎?”

綠菊搖頭,“隻是說早起的時候,隱約聽到一個女人喊抓偷魚賊,等大家趕到時,隻看見塘裏的那片水混的很,至於人一個也沒瞧見,估摸著是跑了。現在啊,官府那邊也不敢確定逃走的人倒底是凶手,還是被害人。”

“別說那些事了,聽著怪滲人的,你幫我看看,這花繡的怎麼樣?”沈自秋聽見趙天霖似乎並沒有被抓到,心裏莫名的鬆了口氣。

那個男人是太過輕佻,她已經教訓過他了,也算兩輕,但是如果真因為自己的設計讓他被官府誤認為是殺人凶手,那就麻煩了,現在這樣的結局正好。

綠菊是女紅的高手,立即針對沈自秋的繡品展開了點評,沒過一會兒,就把她的作品批的一無是處,總結兩個字:再練。

沈自秋也不生氣,其實她安靜下來的性子十分有耐心,也很溫軟,和被激怒後,簡直是兩個極端。

主仆倆認真的繡著花,這一下午就這樣打發過去了。

第二日青氏窯廠的總管莫揚過來請沈自秋去窯廠,說是今天要招新學徒,讓沈自秋換了男裝一道去報名。

沈自秋撇了撇嘴,這是舅舅臨走時交待的,做為窯廠的繼承人,可不能隻是會伸手要銀子,必須是從學徒開始做,一直做到出師,要讓下麵的人服你才行。

這樣的廠子才會上下團結,有凝聚力。

由於莫揚已經打好招呼了,所以沈自秋免了驗身這環節,登記過初步知識後,就正式成為一名學徒。

青氏窯廠現有工人一百多名,在本鎮也算是大窯廠了,除了大量製作花農們所需要的瓷製花盆外,還承擔著日常一些瓷具的燒製,比如碗勺花瓶碟子等物。

其中最有經驗技術最好的大師傅有五人,分別掌握著窯廠的各個技術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