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新君(下)(1 / 2)

太後喃喃說著可惜,看來對李氏甚有情意,張邦昌倒是沒什麼感覺,他見的太多了。“吳王的兩位夫人,因不肯屈從於金人,被挑在槍尖之上,受足了三天三夜的折磨才凍餓而死。”

世瑤想起前幾日在劉家寺掩埋的兩具,沒想到她們竟然是這樣死的。她對紅玉說道,“可記好位置了?日後定要將她們好好安葬。”

紅玉眼睛也是紅紅的,她重重點了點頭。

“京城現在還有什麼人可用?”

張邦昌無奈搖頭,“宗室、駙馬都給金人擄走,隻有慶壽大長帝姬因為年事已高,又是皇室的遠枝,所以才沒有受到波及。道君皇帝的舊臣大多被貶出京,宰相何粟絕食而死,李若水痛罵金人被亂刃分屍,現在汴梁城裏的確是沒什麼人可用了。”

“童貫呢?”

“童貫和李彥一直都隨侍著太上皇。”張邦昌歎息著說道,“朝中大臣現在是死的死傷的傷,要說可用,倒是還有一些太學生。”

“陳東?”

“他還活著,臣昨日還見著了。”

陳東那些人雖然赤膽忠心,但是卻衝動魯莽容易誤事,天下太平時把他們用好了可以說是錦上添花,可是這個時候,世瑤心中有些猶豫。

他們邊走邊說著,就看見路中間竄出一個人來,胡子拉碴,看不出本來模樣。

“可是高駙馬?”世瑤顫抖著問道。

那人“撲通”一聲兒就跪地上了,肩膀直抖,就是說不出話來,看那身形,可不就是駙馬高晟麟。

世瑤忙翻身下馬,伸手想攙他起來卻也攙不動,弄到最後,兩人卻是相對而泣。

“你與帝姬結縭十載,夫妻情深,卻因為朝廷無能遭此橫禍,是我們對不起你。”

高駙馬忙把眼淚抹去,“臣不敢,是臣對不起帝姬。”可是一個對不起說完,他又哀聲痛哭起來,“淑慎帝姬幾番來信,催促帝姬南下,都是臣迂腐不懂得變通,所以才讓帝姬遭此慘禍啊!”

“金人如此野蠻,誰都預料不到,此事與你無關,你休要自責了。”

“柔福帝姬,福金帝姬,都落入金人的手裏了,駙馬蔡鞗也未能幸免。”

這些世瑤都已經知道了,“若非朝廷無能,何來今日橫禍?可是事已至此,再多說也是無益,你有什麼想法,我都盡量替你辦到。”

高駙馬哽咽說道,“臣沒有別的想法,隻想早日迎回帝姬,帝姬所受的委屈,臣要親手替她討回。”

世瑤忍不住痛哭失聲。

自從汴梁陷落,世瑤一直都沒有哭過,如今見著這侄女婿,倒是忍不住了。或許,因為他們都痛失了至親吧。

“既打算迎回帝姬,就擦了眼淚跟我走吧,幾個孩子都在南邊呢,不能沒了娘再沒爹。”

“是,娘娘!”

張邦昌也沒少跟著掉眼淚,誰也沒想到高駙馬竟然還能活著,而活著雖然意外之幸,可又誰都說不出慶賀的話來,這一時之間,似乎除了陪著哭,做什麼都是不對。

世瑤帶著眾人一直到了花滿樓前才停了下來,那是念君經營的最大的歌舞樂場,後麵一片的屋子都有夾牆,是前次圍城之後念君留下以防萬一的。

世瑤見房屋都還規整,心下先鬆了口氣。

“這屋子從外麵看那麼寬敞,怎麼進來這樣憋仄?”張邦昌看不明白了。

“把牆鑿開。”世瑤也不解釋,隻吩咐軍士們做事。

牆鑿開之後便露出了米糧,雖有些受潮,但也還有不少可用,當然,這個時候也沒那麼多挑剔了。

張邦昌大喜過望,“太後娘娘真是汴梁的福音哪!”

“也不過三五日而已。”

汴梁現在是全城缺糧,艮嶽的仙鶴都宰了,現在也是幾萬人等著填肚子呢,說是三五日,都得是儉省再儉省用。

張邦昌自然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娘娘,不若發下一些口糧,讓百姓逃難去吧,到了南邊。總能找到活路。”

世瑤沉聲說道,“金人兩次圍城,他們都不曾逃難,可見是故土難離,現在金人已退,又如何忍心將他們驅離。”

“可是,金人若是再來,百姓實在是經不起了。”現在汴梁百姓對於張邦昌來說就是一個負擔,都逃難了他的壓力才能小一些。

世瑤卻冷冷說道,“汴梁城已經沒了皇帝,連金銀也都搜刮不出來,金人還來做什麼?”

張邦昌本想說有太後在這兒金人還得回來,然而轉念一想又咽了回去,“太後說的是。”

“河北軍中,誰離汴京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