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娘娘,是宗澤。”
“傳本宮旨意,讓他速來汴京。穩固城防,安撫百姓,”
“是。”張邦昌深知宗澤來了就更沒他的戲唱了,不過沒有就沒有吧,經過這一遭,能平安告老就算是萬幸了。
“派人把這些糧食分發下去吧,其他人跟我進宮。”
趙桓這皇帝可能一件事情都沒有做好,隻有投降這一件動作足夠快,皇城幾乎沒有受到很大的破壞,宮苑也都還算完整,隻是所有值錢的東西都被搶了個幹淨,就隻差門窗他們沒拆走了。
“娘娘可要回坤寧殿?”
其實是世瑤想過蕊珠殿,想想趙佶生死難料也就歇了那份兒心,隆祐宮是鄭氏住過的地方,她也不想跟這湊熱鬧,“開了崇慶宮。”世瑤吩咐道。
宣仁皇後去後,崇慶宮就封了宮門,世瑤以前在宮裏的時候,偶爾會回去看看,等她出了宮,崇慶宮就再也沒有人踏足了。
崇慶宮在宣仁皇後還在的時候就不算堂皇,高氏去後也不曾認真修繕過,金人大概是把這裏當了冷宮了,並沒有大肆搜刮,如此,世瑤的心裏多少還好受些。
“張相替本宮傳令全國。”
“是。”
“茲強寇起於寒野,擄二聖國勢傾頹,紫薇蒙塵、天地同悲,諸卿家當戮力同心、共濟危難……”
太後說了半天,意思其實很簡單,任命種師道為西北道行軍大總管,西北各路指揮使、宣撫使,皆聽從種師道調遣,蔡攸為江南道行軍大總管,節製長江以南各路指揮使,全國上下要同心抗敵,以血前恥。貽誤軍機的殺,霍亂軍心的殺,破壞軍紀的殺,喪我軍威的殺,通敵賣國的——夷三族!
總之日後不管文臣武將,都得提著一百倍的小心,沒打贏金國,迎會二聖之前,誰也別想過安生日子。
張邦昌忙了好一頓,才算把太後的懿旨抄好分發各處,而世瑤見這朝廷都不成個樣子了,心裏更是恨的滴血。她把宮裏但凡是識字的宮女太監都召到了崇慶宮,協助張邦昌的書吏出安民的邸報,重新編輯名冊。又把陳東召進宮來,讓他帶著學生們查看城牆破損,計算修補用工,讓高駙馬帶著人清查幾處府庫,哪怕剩個杯子也得記在賬上。瑣瑣碎碎的事情,簡直就不勝枚舉,萬幸的是,幾日之後,周邊府縣的糧草就陸續的運到了。
“要不是娘娘下了懿旨,這糧食怕還到不了那麼快。”
有了糧食,不管是張邦昌,就連世瑤這心裏都踏實一半了,現在,就等著宗澤帶兵前來了。
宗澤幾乎是一路疾行趕到了汴梁的,他簡直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而事實上,他看見的還不是最慘的情況,現在的汴梁正在緩慢的恢複元氣。
主辱臣死,宗澤這會兒真是連死的心都有了。
“參見太後娘娘。”宗澤見到太後的時候更加的痛心疾首,趙宋天下連一個男兒都沒有了,朝堂上竟然僅有一個女人帶著一群太學生主政,“臣救駕來遲,二聖受辱,臣願已死領罪。”
世瑤現在就聽不得二聖這兩個字,就像噩夢一樣揮之不去,“將軍無需如此,前因後果本宮已經盡知。將軍既然來了,這汴梁的防務本宮便交予將軍,此前是西軍嶽飛統管著的,你與他交接就是了。”
宗澤自然知道自己到汴梁是幹什麼來了,因此也不羅嗦,但是,有一件難心的事情,他是不得不跟太後說了。
“娘娘,金軍將二聖列於陣前,沿路叫各府縣投降,守將迫於無奈隻好開關,可是……”
宗澤說不下去,世瑤心裏卻明白的很,打著二聖的旗號,他們就可以在大宋的國土上橫行無忌。而她想要戰勝金人,救不得不作出犧牲。
女真人幾乎無時無刻不在刷新世瑤對戰爭的認識,同時,也在刷新著她對自己的認識。
“張相擬旨吧!”
“這……”
世瑤也不容他猶豫,沉聲說道,“當今皇帝趙桓,昏聵無能,賣國求榮,本宮秉承祖誌,廢其為庶人。各城守軍當堅守本地,與賊周旋,有敢開關宴敵者,以通敵論處。”
張邦昌一邊寫著,冷汗可就下來了,但是,大宋邊軍需要這道旨意,否則就隻能畏首畏尾,那他以後可怎麼辦啊,二聖回來還不得活剮了他!
“娘娘,國不可一日無君!”宗澤乘機說道,比起廢帝趙桓他心裏更不滿意康王,但是他心裏始終記著蔡攸的話,想要掃平金人,至少要五年的時間,他們需要一個皇帝。
“就讓康王趙構在大名府登基稱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