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____(下)(3 / 3)

範佩稀停頓了片刻,方才點了點頭,說道:“那好吧!那你可要帶著感情來講的喲?”

歐陽林有些迫不及待了,連忙笑道:“好,好,好!”

正當歐陽林尋思怎麼才能把範仲淹是如何恢複範姓的經過講得聲情並茂一些的時候,同桌未末同學扯了扯他的衣角,小聲朝他問道:“歐陽兄,什麼叫恢複範姓呀?”關鍵時刻怎能打岔的呢?這分明是不把同桌當同桌的嘛!這樣插話攤誰誰都會生氣。歐陽林盛怒之下,大力甩開了未來同學的手,小聲斥道:“別打岔……”

正當歐陽林準備繼續斥責同桌未末“你隻用豎著耳朵聽就行了”的時候。

範佩稀卻發話了:“什麼別打岔呀?歐陽林,你說誰呢?我看分明是你歐陽林自己在打岔的嘛!?”

“老師,老師……”歐陽林想解釋一下,一想還是不解釋的好,因為同桌未末想要問的就是他自己即將要講的。怕範老師剝奪自己的發言權,便隨機改口說:“老師,老師,你別急,別急。容我再理理思路吧!”

過了一會兒,見歐陽林還沒有開口說話的意思,範佩稀還真有些急了,便急不可耐地問:“歐陽林,你還磨蹭什麼呀!你到底講不講的呀?你要是不講的話幹脆由我來講得了。”

歐陽林心裏一急,一下子便從椅子上站起身來了,這一站,他就沒再坐下去了:“朱家是當地富戶,範仲淹在朱家度過了快樂的童年。一晃就到了求學的年齡了。照理說,他就算是上學了,依就是能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的。但是,他為了安於學習,經常到家鄉附近一座寺廟寄宿讀書。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獲知了自己的繼子身分。萬般羞愧、悲憤之下,再加之當地教育機構已遠遠不能滿足他求學之需了。他便毅然決然辭別了繼父和生母。縱然他倆再三勸阻,也沒能留下他的離去的腳步。他脫離朱家後,依然時刻警醒著自己,待自己學有所成、卓然立業之後,自己再自立門戶,以便好把母親接到自己身旁贍養。真宗四年,即1011年,範仲淹剛剛二十三歲。那一年,他來到河南應天府書院求學。別人在看花賞月的時候,他依然陶醉在四經五書之中。從春至夏,經秋曆冬,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年年如此。真宗八年,是範仲淹人生之中的轉折之年,當年春天,他參加了科舉考試,他從海量的莘莘學子之中脫穎而出,一舉中榜,成為了一名進士。不久,他就被安排在官府部門工作了,官級九品。那一年,他二十七歲,那一年,他把母親接到了自己身邊,那一年,他正式恢複了範姓,並改名範仲淹,字希文。從那以後,他在仕途上,平步青雲,聲名遠播。”歐陽林語氣時而陰沉,時而激昴,抑揚頓挫之間,還輔以恰當的肢體動作。這時的他,仿佛變成了一位說書先生。他的一言一行都引得範老師和同學們目不轉睛、如癡如醉;讓他們刮目相看;不服不行。

歐陽林掃視了大家一眼,見大家依然目光炯炯地注視著自己,心中已油然而生出一種說不出的自豪與喜悅,萬萬沒想到自己今天也能成為師生們心目中的焦點人物。

就在這時,範佩稀冷不丁地問了句:“完了?”

“沒完,沒完。還有,還有。範仲淹呀……範仲淹他是一位叱吒文壇、縱橫政界、馳騁沙場數十年的風雲人物,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千年難得一遇的一位全才。晚年,他為官不順。公元1052年,他病逝在赴任途中,享年64歲。完了。”說完,歐陽林還不忘朝自己的正前方鞠上了一躬。他這一躬不知是在向大家致謝還是在向範仲淹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