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說
【原文】
客心②爭日月,來往預③期程。
秋風不相待,先至洛陽城。
【注釋】
①蜀道後期:指作者出使蜀地,未能如期歸家。
②客心:客居外地者的心情。
③預:事先準備。
【譯文】
出使蜀地,歸家的急切之情好像在與日月爭時間,來往的日程事先已策劃好。可秋風不等待我,先到了我的家鄉洛陽城。
靜夜①思
李白
【原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注釋】
①靜夜:安靜的夜晚。
【譯文】
床前明亮皎潔的月光,懷疑是地上的白霜。抬頭望見天上的一輪明月,低頭思念我的故鄉。
秋浦①歌
李白
【原文】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箇②長。
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③?
【注釋】
①秋浦:唐時屬池州郡。故址在今安徽省貴池西。
②箇:如此,這般。
③秋霜:形容頭發白如秋霜。
【譯文】
滿頭白發呀有三千丈,隻因為我的憂愁有如此之長。不明白(照鏡時)在明亮的鏡子裏,是什麼憂愁使自己白發如秋霜一般。
贈喬侍禦①
【作者】
陳子昂(661—702),唐代文學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少任俠,舉光宅進士。他在詩歌創作上標舉漢魏風骨,強調興寄,反對柔靡之風。所作《感遇》等詩,指斥時弊,風格高昂清峻,是唐代詩歌革新的先驅。有《陳伯玉集》。
陳子昂
【原文】
漢庭榮巧宦②,雲閣薄邊功③。
可憐驄馬使④,白首為誰雄。
【注釋】
①喬侍禦:生平不詳,當為作者之朋友。侍禦:官名。
②漢庭榮巧宦:漢庭,代指唐朝廷;榮巧宦:以投機鑽營獲取官位為榮。
③雲閣:即雲台和麒麟閣,是漢代表彰功臣名將的地方。薄:輕看。
④驄馬使:指東漢時的桓典,任侍禦史,為官正直。出外常騎驄馬(青白色的馬),所以人們稱他為驄馬使。此處代指喬侍禦。
【譯文】
當朝的官場以投機取巧獲得官職為榮耀,表彰功臣的雲閣裏輕視在邊疆建立功勳的人。可憐你這有能力有政績的喬禦史,勤奮到老又是為誰在作出功績呢?
答武陵太守①
王昌齡
【原文】
仗劍行千裏,微軀②敢一言。
曾為大梁③客,不負信陵④恩。
【注釋】
①答武陵太守:作者離開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將返金陵,武陵太守設筵相送。作者以詩相謝。
②微軀:微賤之軀體,作者自謙之詞。
③大梁:戰國時魏國都城(今河南開封)。
④信陵:魏國的信陵君曾養食客三千人,以禮賢下士聞名於世。
【譯文】
我即將仗劍作千裏之行,微賤的我冒昧地向您說一句話:戰國時,曾在大梁做過門客的人,都沒有辜負信陵君,我在武陵受到太守的提攜,也決不忘記您對我的恩惠。
行軍九日①思長安故園
岑參
【原文】
強欲登高②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注釋】
①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陽節。
②登高:重陽節有登高賞菊飲酒以避災禍的風俗。
【譯文】
九月九日重陽節,我勉強要登上高處遠眺,然而在這戰亂的行軍途中,沒有誰能送酒來。我心情沉重地遙望我的故鄉長安,那菊花大概也傍著戰場開放了。
婕妤①怨
【作者】
皇甫冉(716—769),字茂政,潤州丹陽(今江蘇省丹陽縣)人。天寶進士。其詩清新飄逸,善寫山水景物。
皇甫冉
【原文】
花枝出建章②,鳳管發③昭陽。
借問承恩者④,雙蛾幾許長?
【注釋】
①婕妤:皇宮中妃子稱號。
②建章:漢時宮殿名。第二句中的昭陽也是漢時宮殿名。
③鳳管:管樂,此處代指音樂。
④承恩者:受到皇帝寵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