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春
我珍藏著一張《寧夏日報》,這張報紙曾給了園藝場幹群極大的鼓舞,帶給了我們極大的愉悅。靈武園藝試驗場種植水果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在這片熱土,有科技工作人員的辛勤培育,職工群眾的辛勤勞動,每逢金秋十月,碩果累累。1986年11月29日的《寧夏日報》還刊登過報道園藝場蘋果在外地銷售的盛況、題目為《寧夏蘋果在杭州受歡迎》的一則消息。報道中寫道:“10月中旬在杭州最大的中日友好飯店試銷(蘋果),紅、黃元帥往餐桌上一擺,頓時清香滿座,個個粉妝玉琢,賓客們差點誤認為是塑料蘋果。這是寧夏靈武園藝試驗場生產的蘋果。在上海,靈武園藝試驗場的蘋果,身價尤其特殊。果優、價優,價格高於任何產地的蘋果價格。為什麼?上海和杭州兩地吃過靈武園藝試驗場生產的蘋果的人說:色、香、味俱佳,果型美。同時,園藝試驗場生產的國光蘋果由於貯藏期長,又為上海蘋果淡季市場供應助了一臂之力。”
靈武園藝試驗場地處北緯30℃,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蟲害少,生產的蘋果果型美,色澤豔,含糖量較多,品質好,美名外揚。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靈武園藝試驗場生產的蘋果不但供應自治區內,而且在上海、杭州、包頭等地也是暢銷貨,還遠銷蒙古和蘇聯,為國家創收了外彙。1987、1988兩年,場裏直接向上海、杭州銷售蘋果近90萬斤;10多年來,累計出口蘋果400多萬公斤。
這張報紙發行後,園藝場職工看到非常高興,他們說我們生產的果品在外地展銷,給我們爭了光,露了臉,是非常令人高興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