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回望插隊歲月(17)(1 / 3)

宣傳計劃生育,婦女要爭取解放,幾乎成了我的口頭禪,破除買賣婚姻、移風易俗做起來也真不簡單。

抓典型帶一般,風風火火把各公社基本都跑遍。

經曆了天黑獨自趕山路的驚魂一瞬間。

還記得下鄉騎馬翻山磨破了屁股不好言傳。

強忍一路牙疼跳腳回縣醫院,灸針不讓拔睡到天明不敢睜眼。

與縣委書記牟玲生在景陽蹲點,1975年秋,宜川縣婦聯各公社婦女主任(大部分是北京知青)在延安與老英雄楊步浩合影。

前排左起:李淑勤、潘世芳、李桂榮、黃敏蘭、劉芳豔、於愛民;後排左起:王梅、田慧然、高密京、楊步浩、何福玲、劉碧華、杜昕。

他水平高,平易近人是我一生的楷模,受益匪淺。

參加了陝西省婦代會,虛心學習先進經驗,又到兩個隊搞路線教育,開始推廣科學種田。

想起朋友甘泉縣婦聯主任李錦心中好痛憐,我們相約坐飛機回京的願望未能實現。

天國的你一定會真誠的祝福延安:

遠離洪水等災難,建設突飛猛進,人民平安康健!

1977年到牛家佃公社把黨委副書記重任擔,趙學東書記經驗豐富威信高,總是走在前。

公社幹部精誠團結,決心讓公社換新顏,我也新官上任三把火,充滿自信學著幹。

黨中央指示及時貫徹宣傳,機關幹部下基層真抓實幹。

植樹造林大會戰熱火朝天,糧食力爭翻一番,延安人民要為國家多貢獻。

工作得心應手,但也感覺能力有限胳膊伸開不好展,更多的努力和疑惑在糾纏。

催繳公糧迎接的不是張張笑臉,總有怨聲載道、群情不滿。

公糧多繳占口糧,讓百姓再把返銷盼,“民以食為天”,社員心中有苦口難言。

“為中央分憂,是否也能為百姓多分擔?”

如果幹群關係緊張,這絕不是我黨的風範。

以太多隊(隊名)為蹲點,想從實際幹,搞副業心有餘悸隻能有點隱瞞。

浮誇風很普遍,不這樣做就難過關。

是我政治上幼稚,還是這就是政治?思慮萬千。

怎樣讓農民真正富有,生活美滿?

我國需要什麼樣的變革和進展?

(19)78年,因母病我帶著無限的渴望和留戀,離開了奉獻寶貴青春近十年的宜川縣。

(六)回首篇

日轉星移,峰回路旋,一晃就又是幾十年,插隊的歲月是“青春無悔”,還是“血色酷寒”?

不同的經曆和磨難,不同的角度和悟感,怎會得出同樣的結論,同樣的文言。

“狂熱”的年代,也是共和國的腳步摸著石頭過河的坷坎。

有戰果輝煌,有慘痛教訓,“知青運動”隻是當時不得已的英明一戰。

共和國同齡人擁有了祖國花朵的幸福光環,也承受了“文革”的災難。

時代無法選擇,時勢造就人才,這是自古以來的經典;知青的迷惘、彷徨,歲月蹉跎,是“文革”災難、曆史遺留的必然。

奮鬥、堅韌,“跌到低穀爬起來,困境之中不敗言”,錘煉了知青愛國責任感的精神承傳。

從實際出發,為百姓著想,是哺育知青的充足營養——純天然。

世界上光說“如果”,將沒有曆史,等於妄想時鍾倒轉,正視過去、現在和將來應是我們這代人留下的哲言。

“青春無悔”是“血色酷寒”的奮鬥結案,“知青精神”的主流,是時代戰火的冶煉。

真實記錄我知青生活的片斷,隻是回憶那激情歲月、難忘的當年。

而如今改革開放的春風喚醒了百花齊放的生機無限,農民富了,生活好了,幸福祥安。

雲岩、宜川大變樣,新農村新景象,感慨萬千……

啊!雲岩、宜川,我的心在呼喚:

要發展、要自強,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

我們的壯誌和夢想終於在實現!

三、送豬

——插隊花絮

記得1969年9月上旬,陰雨綿綿,我跟鄉親們替公社收購站送豬到延安。

第一站駐在臨鎮車馬店,詼諧的店老漢愛調侃:

“你們誰的背上又有汗,總能趕上下雨天。”

潮濕的房屋,陰冷的床板,髒臭的破棉被,散發著黴煙,“革命蟲”和老鼠竄來竄去、陰魂不散,我一咬牙、一跺腳,一睡就到了明天。

麻洞川店的老板娘不愛言傳,老婆兒在油燈下,吧嗒吧嗒一個勁兒地抽煙,深沉的雙目,滄桑的臉,不知有多少辛酸、動人的故事蘊藏在心間……

同行的三倉、賀文忠老漢,一路上對我關照再三。

不斷的教我“囉、囉、囉、囉……”把豬趕,一塊石頭扔出去就能把它攔。

大肥豬吃東西“哐嘰哐嘰”誘人又愚蠻,“哼哧哼哧”總是提要求,細聲細氣又委婉。

憨態可掬的它要作“犧牲”,對人類有“貢獻”,唉,想想也是,可愛、可悲、可憐、可歎又可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