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兩晉、南北朝時期(2)(2 / 3)

詩歌在思想和藝術方麵,都是漢樂府敘事詩發展的高峰,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現實主義詩歌發展的重要標誌,是古代長篇敘事詩歌的藝術典範。它與《木蘭詩》可謂異曲同工,被並稱為我國詩歌史上的“雙璧”。它經過文人加工,成為了漢魏樂府群珠中的一顆最耀眼的明珠。千百年來,在我國詩歌發展史上閃耀著燦爛的光輝。由於它所提出的問題,是封建社會一個極其普遍的問題,這就使得這一悲劇具有高度的典型意義,從而感動著千百年來的無數讀者。“五四”運動直到解放後,它還不斷地被改編成為各種劇本,深為廣大人民所喜愛。

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南朝宋中文學家劉義慶所撰。全書按內容分類記事,共計有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36篇。該書主要記述漢末至東晉間文人名士的言行風貌,比較清楚地反映了士族階級的精神麵貌和生活方式。

《世說新語》的大部分篇幅是描寫“魏晉風度”、“名士風流”,我們從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士族名士有意玩弄風度、風流自賞的情態。如《任誕篇》記王子猷雪夜訪戴逵,乘興而往,興盡而返,卻不必見戴,可以見出其人適意而行、崇尚自然的作風。

《世說新語》的一些記載,還客觀地暴露了司馬氏統治的黑暗恐怖和豪門士族生活的奢靡墮落。但總的來說,它沒有反映當時的階級矛盾,對統治階級的生活記載也缺乏批判態度,思想上有著很大的局限性。

《世說新語》在藝術上具有較高的成就。魯迅說它“記言則玄遠冷峻,記行則高簡瑰奇”,可以視作其在藝術上的總特色。該書善於通過富有特征性的細節描寫,勾勒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麵貌。如《忿捐篇》寫王藍田吃雞子,僅僅通過幾個小動作,就把王藍田的性急,繪聲繪色地刻畫了出來。該書還善於用對比的手法,突出人物的性格。如《德行德》記管寧割席的故事,通過管寧、華歆對金錢和權貴的不同態度,揭示了兩人品格的優劣,雖僅隻61字,卻有情節,有動作,十分緊湊精彩。

該書還善於把記言記事相結合,如《雅量篇》描寫晉孝武帝見了彗星之後,深夜入園中對星空舉杯祝酒說:“長星勸爾一杯酒,自古何時有萬歲天子!”這種行動和話語,把他見到彗星後故作達觀的心理完全表露了出來。

《世說新語》的語言精練含蓄,雋永傳神。明胡應麟說;“讀其語言,晉人麵目氣韻,恍然生動,而簡約玄澹,真致不窮。”可謂確評。

《世說新語》是記敘軼聞雋語的筆記小說先驅,也是後來小品文的典範,對後世文學有深遠影響。唐王方慶的《續世說新語》、宋王讜的《唐語林》、明馮夢龍的《古今譚概》等,都深受其影響。《世說新語》中的“謝女詠雪”、“子猷訪戴”等故事,成為後世詩文常用的典故;另有一些故事,則成為戲劇家小說家創作的素材。

後漢書

《後漢書》,紀傳體斷代史,南朝宋範曄所著。範曄,生於公元398年,卒於445年,字蔚宗,順陽(今河南省浙川縣)人,南朝宋時史學家,是我國南朝時一位較早注意聲律、文筆問題,具有進步文學主張的作家。曾任尚書吏部郎、太子詹事等職。因涉嫌迎立彭城王義康案被殺。時年48歲。《後漢書》收錄了許多政論和辭賦,共120卷,其中本紀、列傳部分為範曄所撰,誌部未完便遭殺害。

範曄寫的紀傳,筆勢縱橫馳騁,語句精煉緊湊,頗具驕文句法。對人物形象的刻畫,生動、真實、活靈活現。名篇有《班超傳》、《張衡傳》、《範滂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