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幽默之道——妙言成趣氣場強大(2)(2 / 3)

緊皺雙眉的特魯多聽了這話疑慮頓消,也跟著開懷大笑起來。

看起來,遇到尷尬場麵時,需要先把“臉麵”擱置腦後,以泰然自若的風度、機智幽默的語言去化解。碰到這種情況時不必感到尷尬,更沒有必要惱羞成怒,使原本良好的關係破裂。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可變得幽默一些,它並不是天才、高智商、喜劇演員的專利品。隻要你學習讓嘴角往上翹,換個新的角度來欣賞事物,即可找回和學會幽默,走出尷尬。

在現實中,我們可以用幽默化解很多尷尬,比如別人不小心踩了你的腳,你可以幽默地說:“怎麼現在給我做腳部按摩啊?”當你聽到有人說你閑話,你可以對他說:“怎麼,又傳我的緋聞了?看來我真是個名人啊!”幽默,不僅能讓自己擺脫尷尬的處境,同時也能給對方輕鬆感,從而使氣氛變得更加和諧,更加有利於溝通。

6 善於觀察是幽默之源

有的人好像生來就很幽默,總能給人如坐春風、如飲甘露的感覺。然而誰也不是生來就會幽默的,幽默是對生活的積累和提煉,也是對生活哲理的挖掘。其實許多事物都有能讓人感受到幽默的一麵,就看你有沒有幽默的頭腦,有沒有在一瞬間抓住幽默的機敏。

有一次記者采訪崔永元時問他:“崔老師,你的幽默是天生的嗎?”崔永元說:“我身上唯有這件事說不清楚,我也不知道幽默是哪兒來的,可能有一些後天的因素吧。”

記者又問:“那麼,在後天的培養中,有什麼經驗可以介紹嗎?”崔永元回答:“要善於觀察。我從1985年開始當記者,跑了十幾年,幾乎跑遍了全中國,接觸了很多平民百姓,他們中有很多人就有獨特的待己、待人的方式,有些就很幽默。你換一個角度去看它,或者你關注這樣的一些事情,就會很深地記在腦子裏。

“1987年,我去參觀延安新華廣播電台的舊址。那是一座空窯洞,隻有一個老漢在場。我們進去的時候他也跟了過來,一聽說是中央台的人,他就興奮地說‘哦,中央又來人了!’然後把我們請到他家,坐在炕上自豪地說每次中央來人都是他接待的,接著又拿出一堆名片讓我看。我看了看,一個中央的也沒有,全是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這些小情節有的人可能會忽略,但是我覺得非常有意思,非常好玩。這種幽默講的時候大家可能會笑,但是又會感覺到一種苦澀、一縷沉重,因為它背負的是一個人生的大背景,絕不是那種輕飄飄的幽默,而是最高境界的幽默。而拿別人長相、著裝、發型開玩笑,如果是在別人可以承受、可以接受的前提下,有的可能算是幽默,但是這種幽默不能算是上品,隻能算是中品吧!”

從崔永元所舉的例子中,我們得以明白他的幽默之所以能夠打動人心的原因:源於積累,源於思考,源於生活。看得多了,聽得多了,可以用來借鑒、參考的幽默資料多了,說起幽默話來語言也就豐富了,運用幽默語言的能力自然會得到提高。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比如,在《實話實說》的一期節目《我的左手》中,一位大媽為證明“用左手者聰明”的觀點背起了劉禹錫的《陋室銘》,崔永元看準時機接過來說:“說的好!‘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手不在左右,好使就行。”這個仿句是對名句的改造,切合當時的語境,用詞又很詼諧,使得人們開懷大笑。

幽默是對生活的洞察,是對事物本質的敏銳捕捉。崔永元的好朋友周立波首先是個觀察家,他每天光紙質媒體就要看14份,股市跳水、官員貪腐都是他的幽默題材。泡在理財博覽會上觀察思考整整3天,在舞台上,他用3分鍾時間就將金融危機的前因後果演繹得透徹又輕鬆。

暢銷書作家戴晨誌不認為幽默有靈感可言,他以自己舉例為證,證明幽默感可以由後天訓練而來。戴晨誌在家中、車上、身上無不放置紙筆,隻要聽到、想到什麼好笑的事情,馬上就記下來。許多經典笑話都是他在吃飯、聊天中聽到的,“長的記憶不如一支短的鉛筆,千萬不要給自己忘記的機會”。

這個方法,俄國作家果戈理也曾經采用過,他隨身攜帶著筆記本和筆,隨時把聽到的幽默風趣話記錄下來,這些成為他以後寫作的素材。通過這樣的不斷收集,他的諷刺戲劇《欽差大臣》一炮走紅,使他成為世界級的文學大師。

幽默感是隨著人們閱曆和知識的不斷豐富以及對生活的不斷認識而形成的。幽默的運用是智慧火花的閃耀,是長期學習知識並加以積累的結果,一個知識貧瘠、頭腦空虛的人,是無論如何也表現不出幽默感的。

美國總統羅斯福曾在競選總統的演講中對三個常用的經濟學術語作了通俗的解釋。他說:“經濟衰退就是指你的鄰居被‘炒魷魚’,經濟危機則是輪到你本人在家待業,經濟複蘇就是我的競選對手失業了。”羅斯福把三個複雜的經濟術語解釋得深入淺出、形象有趣,這種看似輕鬆自如、信手拈來的語言表達是與他豐富的學識與生活閱曆密切聯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