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努力,不求每朵花都能結果(1 / 2)

明年黨的十八大會發布政治報告,確定未來五年整個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

然後2013年進行政府換屆,並會同時進行行政體製改革。所以明年不會有大的動作,但是要醞釀,哪些部門要撤銷、職能怎麼轉換,然後到2013年3月份政府換屆以後再進行調整改革。

一、2012年將是改革醞釀期

不管明年十八大報告對下一步行政體製改革如何具體來描繪,我認為它不會脫離“十二五”規劃。在“十二五”規劃裏,描繪了財政體製改革、政治體製改革、行政體製改革、社會體製改革、文化體製改革。對於行政體製改革,“十二五”規劃裏主要有這麼幾個側重點:

一個是進一步堅決推進大部製改革。我們在2008年的時候,就已經推行大部製改革了。當時主要推出五大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環保部,還有交通運輸部。現在看來,大部製遇到了很多困難,表麵上部門合並了,其實還是各自為政,內部整合還沒有整合好。

除了解決這些大部遇到的問題之外,我們可能還會推出新的大部。文化口方麵,要搞文化體製改革,文化部、新聞辦公室、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等很多部門,都可能需要整合。還有農業口,涉及農業、林業、水利等部門的調整。能源部也可能會組建。

推出大部製改革肯定有內容的,不限於過去的整合改革和完善,新的大部肯定還會推出。2013年“兩會”召開之前,這一改革方案會比較具體化。

另外要深化行政許可製度改革,減少行政審批事項,盡量發揮市場的責任,能夠

用市場解決問題就盡量不要審批。

還有就是加快省直管縣步伐和事業單位體製改革的全麵啟動,這些都是十八大召開以後行政體製改革的重點。

二、推進中央到地方的財權變革

對於目前一直在呼籲要推進省直管縣改革,建議減少行政層級,強縣擴權,管理重心下移。目前我們在不斷地推進,但這個從結構上有所放緩,2008年以後我們把這個改革的調子提得很高,要求在全國推進省直管縣改革,後來發現改革中複雜性還是比較強的,各地情況差異比較大,所以從結構上有所放緩。

這一改革還是在因地製宜地搞,讓地方能夠自主作出選擇。中央主要給的是政策,不搞一刀切,也沒有指標,要求省市必須在哪一年哪一月全部搞完。這些都是十八大以後新一屆政府改革中有可能重點進行改革的。

重點發展縣域經濟,實行強縣戰略,這是我們重要的目標。所以要減少行政層次,把當前的省市縣鄉四級管理變成三級管理,市和縣變成一級,市不管縣,市縣平級。

現在大量的資源都在市一級,地級市有很大發展,但縣一級的發展受到很大的影響和製約,這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

市不管縣以後,縣都歸省管。這一改革還是要穩步走,一開始行政上的難度比較大,財政的難度相對比較小,所以應先搞財政。讓縣裏的投資、財政撥款,都直接對省。

然後再推進行政人事改革。這樣改革以後,縣裏的各個政府機構就直接對接省級機關了,比如縣文化局就對口省文化廳,就不再對接市文化局了。也就是說,縣級所有的政府部門都直接對省,這會對省級的工作提出巨大的挑戰。一個省可能要麵對100多個縣,你能轉得過來嗎?如果不下放權力,就管不過來了。所以對省一級來說,都有調整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