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是各國、各民族、多極化發展的世紀。中國前有勁敵,後有追兵。美國導彈襲擊中國使館,菲律賓軍艦撞沉中國漁船,日本侵占釣魚島,這表明中國更需要努力。除了關注日本大和民族以外,也不應忽視如下幾個民族、國家。

美國擁有和中國大體相同的領土麵積和緯度,是兩次世界大戰的勝利國。誕生於美國的飛機、電腦、手機、麥當勞、搖滾樂、好萊塢大片輻射全球,互聯網使人們足不出戶,就看到了眼前的大幹世界。這些卓越的發明創造都像愛迪生發明的電燈一樣,把人類帶入一個全新的文明時代,全球村和現代化因為美國也顯著不同。

美國之所以能夠產生那麼多偉大的發明創造,離不開高素質人才和科學發展的有利環境和機製,離不開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美國的民主製度和人權理念在世界上難免產生分歧,既遭到仇恨咒罵,也引入魂牽夢縈。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發展軌跡,因此不能把意識形態和思想強加給別人,美國的強大也是不同種族、不同民族不斷努力的結果。

美國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為黑人謀求平等,夢想有一天,“昔日奴隸的兒子能夠同昔日奴隸主的兒子同席而坐,親如手足”。2008年11月,非洲黑人後裔奧巴馬實現了馬丁·路德·金和所有黑人的夢想,競選美國總統成功。奧巴馬在競選獲勝時說:“我們國家真正的力量並非來自我們武器的威力或者財富的規模,而是來自我們理想的持久力量:民主、自由、機會和不屈的希望。”

南非GDP占非洲的近30%,已經主辦了2010年世界杯足球賽。巴西是南美洲第一強國,人口占南美洲的50%,GDP占南美洲的60%,足球和桑巴舞最充分地展現了巴西人的運動才能和藝術天賦。

20世紀30年代以前,歐洲在物理、化學、醫學等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德國包攬了1/3的國際發明。德國人以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卓越成就為人類進步事業作出了傑出貢獻,哲學、音樂、文學、科學等領域享譽世界,馬克思、恩格斯、黑格爾、貝多芬、巴赫、愛因斯坦等巨人如一座座豐碑傲然矗立,代表世界最卓越工藝和技術的奔馳、寶馬、西門子、阿迪達斯讓人沉醉和震撼。思想家路德維西讚歎:“德國人如果對世界沒有其他的貢獻,而隻是產生了巴赫的賦格曲、海頓和莫紮特的音樂,以及貝多芬的交響曲,那麼僅憑這些就足以償還德國人給世界帶來的災難。”

這些年來,中國人一直希望日本學習德國反省曆史問題。日本不是沒有學習過德國,明治維新以來,日本學習了德國的侵略擴張、強悍進取、軍備建設,以及專製統治、立憲政治、政府幹預企業和近代化大學。在汽車、印刷、相機、機床、音樂等領域,日本學習德國受益匪淺,甚至能夠超越,而德國也向日本學習。清末和民國時期的中國隻學到了德國的皮毛,淪落到挨打的地步。

德國挑起的兩次世界大戰都以失敗而告終,由於男子傷亡,隻能由婦女清理廢墟,和日本極其相似。日本前首相吉田茂說:“一直想與德國展開友好競賽,因為兩國背景太相似了。”斯大林認為德國還將崛起,“說不定我們還有一次較量”。他因此積極推行肢解德國政策。東德和西德在歐洲都曾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東德經濟增長7.5倍,居東歐各國之首,躋身世界十大工業國。1990年,兩德統一,實力大增,在歐洲產生了“歐洲的德國,還是德國的歐洲”的擔心和疑慮。

1992年,日本三菱集團與德國戴姆勒奔馳集團就航空、電子、汽車等領域業務合作達成協議。2月,兩國首腦互訪,商談實現政治大國目標,兩國外長也商定每年會晤兩次,就重大國際事件及共同關心的問題及時磋商。兩國還要求改革安理會,爭取成為常任理事國,美國擔心“日德同盟”重演。

德國就屠殺問題向猶太人道歉,既在於德國人自身的反省,也是因為猶太人努力的結果。美國有600萬猶太人,隻占美國人口總數的3%,卻占有美國1/4的財富。石油大王哈默、世界首富比爾·蓋茨、金融投機大王索羅斯,都讓世界經濟界為之震顫。

不知是誰說的,錢裝在猶太人的口袋裏,智慧裝在中國人的腦袋裏。其實,猶太人的智慧和思想對世界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猶太人認為沒有祖國,一切財產隻能被掠奪,而知識可隨身攜帶,受用不盡。猶太人在公元前3世紀開辦學校,當時的秦王朝卻焚書坑儒,罷黜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