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3章 《柳河東集》(1 / 1)

《柳河東集》是唐代柳宗元作品集。劉禹錫編。因作者為河東人而得名。原名《柳先生文集》,又稱《河東先生集》。

全書四十五卷,外集二卷,集前有柳宗元的好友劉禹錫寫的序文。全書按文體分類,體例明晰。原為宋人刻本。現在流行的有 1960年中華書局排印本和 197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重印本。這個集子收錄了柳宗元的全部詩文。其中的哲學著作很少文學價值,但政論文字,如《封建論》等,表現了他進步的政治思想,說理透辟,論證縝密。他的寓言,將先秦諸子散文中的寓言片斷發展成完整的篇章,同時賦予豐富的社會內容,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強烈的現實性。

寓言代表作有《三戒》,選入中學語文課本的《黔之驢》就是其中的一篇。

他寫的山水遊記,文筆洗練,既描繪了祖國山水清淳幽靜的自然美,也滲透著作者的身世際遇和鬱悶情懷。山水遊記的代表作有《永州八記》等,選入中學語文課本的《小石潭記》就是其中的一篇。

另外,集中還收錄了他的大量的傳記文學作品。同時,這個集子還收有他寫的古、今體詩二卷,約 140餘首。

1.生平:柳宗元( 7

73年— 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省永濟縣)人,也稱柳河東,又因他在柳州刺史任上政績卓著又死於柳州,世人又稱柳柳州。 805年他參加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革新集團,事敗遭貶。先放永州司馬,後為柳州刺史。到柳州四年,因抑成疾,卒於柳州。柳宗元是唐代著名詩人、散文家、唯物主義思想家,其詩集被稱為《柳河東集》或《柳柳州集》。

2.在柳政績:

①釋放奴俾,打擊豪強。 ②挖井開荒,發展生產。 ③破除迷信,反對天命。 ④興辦學堂,提倡教育。 ⑤搞好與少數民族關係。

3.

作用:推動柳州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文化教育事業的興盛,社會生活的安定。

4.認識:

①柳宗元興利除弊的政績是順應人民群眾的願望的。 ②人民群眾是曆史的創造者,傑出曆史人物是對曆史的進步起推動作用。 ③柳宗元祈雨活動本身屬迷信活動,我們既要認識到天旱無雨之時,柳宗元急人民之所急的憂民、愛民之心。也要認識到這種把旱災引起的社會矛盾引向“天意”去的做法是不足取的,更要反對任何形式的封建迷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