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無產階級政黨在內部進行反傾向鬥爭中必須堅持的一條重要原則。反對和克服黨內出現的從右的或“左”的方麵違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則的錯誤思想傾向,是黨的思想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當黨內發生錯誤思想傾向時,在一個時期內,總是相對存在著一種主要的錯誤傾向,因此,應當注重對主要錯誤傾向的批評。但由於“左”右兩種傾向雖然發生在不同的兩極,卻有著共同的思想根源,其世界觀方法論都是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在一定的條件下二者可以互相轉化。所以,在反對一種主要錯誤傾向時,必須注意可能掩蓋著的另一種傾向的出現。否則,在反右時可能出現“左”,反“左”又可能出現右。中國共產黨曆史上就曾有過這種教訓。大革命失敗後,當清算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時,沒有注意防“左”,黨內由於對國民黨的屠殺政策的仇恨和對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的憤怨,“左”的情緒得以滋長,同樣給革命帶來損害。鑒於曆史的經驗教訓,在反傾向鬥爭中,必須做到反右防“左”、反“左”防右,以不斷克服錯誤傾向,鞏固和發展黨的事業。
思想教育與行政手段相結合
思想教育與行政手段相結合是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原則之一。所謂行政手段,是指管理者依靠行政組織、按照行政方式和程序進行管理的一種方法,其最大特點是具有強製性。思想教育則是擺事實講道理,以理服人,循循善誘,使人從思想上提高,解決問題。但為了使教育更有成效,還必須和行政手段相結合,運用行政的規定、製度、條例、守則、命令、指示等來進行管理。一般說來,由於黨的先進性決定了黨的紀律的嚴肅性,有些行為可能沒有達到違犯行政紀律的程度,卻違犯了黨紀,而黨員觸犯了行政紀律,必然觸犯了黨的紀律。對於後者,除了給予黨紀處分外,還必須給予行政紀律處分,絕不能以黨內處分代替行政處分。但給予何種行政處分,黨組織無權直接做出決定,可以向有關行政領導提出建議。
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
是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原則之一。思想問題,主要指思想認識問題和思想意識問題,表現在黨內則屬於非無產階級思想。實際問題,主要指現實生活中實際困難和難以處理的實際矛盾。
黨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通過擺事實,講道理,通過批評和必要的思想鬥爭來解決思想問題。但在現實生活中,特別是在和平環境中,思想問題和實際問題往往交織在一起,實際問題可以引起和加重思想問題,而思想認識問題又會影響和妨礙實際問題的解決與處理。從思想上教育人和從物質利益上關心人是相輔相成的,精神力量可以轉化為物質力量,物質力量可以轉化為精神力量。因此,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堅持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的原則。在解決思想問題時,要十分注意解決那些合理的、經過努力又可能辦到的實際問題;在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要加強思想教育,著眼於從根本上提高人的思想覺悟。
思想建設與製度建設相結合
黨的思想建設的根本意義是確保黨在世界觀和方法論上的科學性,保持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的性質,正確有效地發揮黨的領導作用,因此,要著重從思想上建設黨,加強對全黨的思想政治教育。黨的製度建設是整個黨的建設經驗總結和製度化。它使黨的活動有所依據,有所遵循,進入一種規範有序的狀態。其功用在於指導黨內生活,調節黨內關係,保持黨的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克服黨的思想建設的主觀隨意性。思想建設是製度建設的前提和基礎,沒有正確的思想建設,製度建設也搞不好,甚至會迷失方向。而思想建設的經常性和成果則要靠完善的製度來保證和鞏固。思想建設和製度建設,二者不可偏廢,互相促進,相互補充,使其在各自的一定範圍內發揮應有的作用。
提倡奉獻精神與關心個人利益相結合
無私奉獻是共產主義思想道德的集中體現,是共產黨人人生價值觀的核心。大力提倡和培育無私奉獻精神是黨的思想建設的重要任務,共產黨員的奉獻精神,表現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就是自覺地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個人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必要時為了黨和人民的利益,毫不猶豫地獻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奉獻與占有是辯證的統一。奉獻以相應的占有為前提,因為個人隻有占有一定的生存和發展的物質生活資料,才能對國家和社會做有益的事;奉獻又是占有的必要條件,隻有人人都對國家和社會做奉獻,才能保證個人的占有和索取,而且隻有當奉獻大於占有和索取時,人類社會才能發展。在現實生活中,在具體問題的處理上,黨的利益同黨員個人利益有時還不完全一致,這就要求黨組織和黨的幹部,在不損害黨和人民利益的前提下,在條件可能的情況下,對黨員個人的成長與進步,對黨員實際生活中的困難與問題,給予切實的關心與照顧,把提倡奉獻精神與關心個人利益有機地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