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黨的思想建設(2)(2 / 3)

思想教育從嚴,組織處理從寬

是黨的思想建設的重要原則。“思想教育從嚴”,就是對犯錯誤的人,應進行嚴肅而認真的思想鬥爭,指出其問題的嚴重性及其危害性,使本人和廣大群眾從中吸取有益的教訓。“組織處理從寬”,就是對犯錯誤同誌的組織處理應持慎重態度,根據其錯誤性質、影響和本人對待錯誤的態度,給予從寬的處理。思想教育從嚴,組織處理從寬,在執行中要注意堅持實事求是。既要防止出現“左”的一套做法,對問題的分析批判無限上綱,把人民內部矛盾當作敵我矛盾;也要避免失之於寬,搞“檢討一陣子,舒服一輩子”。組織處理作為思想教育的輔助手段,應按照黨的有關規定適當從寬。否則,“寬大無邊”是達不到教育本人和其他同誌的目的的。

以正麵教育為主

是黨的思想建設的一貫原則。正麵教育,就是用正麵的事實和道理啟發疏導被教育者,使他們自覺地接受教育,以增強被教育者的先進思想。以正麵教育為主,就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理論灌輸為主,就是以表揚和鼓勵為主。其目的在於肯定和調動黨員自身的積極因素去戰勝消極因素,激勵他們用正確的思想去克服錯誤思想,以保持正確思想和積極因素的絕對優勢。以正麵教育為主,是建立在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基礎之上的。人的思想和其他事物一樣,也具有兩重性,既有正確的思想,又有錯誤的思想;既有積極的因素,又有消極的因素。在通常情況下,絕大多數同誌是正確的思想和積極因素占主導地位的。因此,黨內教育應該以正麵教育為主,從正麵講道理入手,啟發人們的覺悟,通過樹立榜樣、宣揚先進典型事跡,激發積極向上的精神,克服消極因素,以鞏固和發展人的頭腦中的正確思想和積極因素的優勢。

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

是我們黨的一貫方針,體現了黨的群眾路線的思想。1956年,毛澤東在《論十大關係》中,對此作了係統的論述。他強調一定要努力把黨內黨外、國內國外的一切積極因素,直接的、間接的積極因素,全麵調動起來,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要求黨製定路線、方針、政策和進行各項工作時,首先必須代表最廣大的群眾的最大利益。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在黨內就是要堅持團結全黨的方針,對犯錯誤的同誌,實行“懲前毖後,治病救人”

的方針,“一要看,二要幫”,要允許人家犯錯誤,也要允許並幫助他們改正錯誤,允許他們繼續革命。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的這一方針得到進一步堅持和發展。

團結是無產階級政黨的一個原則

無產階級在長期的鬥爭中逐漸體會到,要戰勝敵人,解放自己,必須團結起來,組織起來,聯合起來。無產階級政黨的第一個戰鬥綱領-《共產黨宣言》,就提出了“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戰鬥口號。馬克思在總結第一國際經驗的時候又指出:國際的一個基本原則-團結。如果我們能夠在一切國家的一切工人中間牢牢地鞏固這個富有生氣的原則,我們就一定會達到我們所向往的偉大目標。我們黨也一貫重視黨的團結和統一,把黨的團結和黨與人民的團結看作是“無價之寶”。無產階級政黨之所以珍視黨的團結和統一,是因為黨的團結是黨的生命,是取得革命和建設勝利的基本保證。黨的正反兩方麵的經驗告訴我們,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是勝利。我們必須珍惜黨的團結,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黨的團結,自覺維護和發展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麵,把我國順利地建設成現代化的、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

黨的團結的政治基礎

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黨的團結的政治基礎。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基礎上的一致,必須落實為政治路線的一致,並從路線一致達到方針、政策、策略的一致。如果沒有共同的綱領和路線,黨就沒有共同的奮鬥目標和行動準則,不可能在政治上保持一致,也不可能達到全黨真正的團結和統一。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不能“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各行其是,陽奉陰違,這實際上破壞了黨的團結和統一,對黨的事業十分有害。實現共產主義是我們的最終目標,在現階段,全黨就應貫徹黨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保持全黨在政治上的高度一致,達到全黨真正的團結和統一。

黨的團結的思想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