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指黨章中規定的黨員必須履行的義務,黨的各級領導幹部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和《關於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幹準則》規定的各項原則。主要有:①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在政治上同黨的路線保持高度的一致,貫徹執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情況。②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貫徹執行黨的民主集中製和黨的集體領導與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原則的情況。③黨員和黨員領導幹部按共產黨員標準要求自己。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密切聯係群眾,個人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克己奉公的情況。④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幹部堅持任人唯賢幹部路線和按德才兼備、選拔任用幹部的情況。⑤黨的組織和黨員遵守黨紀國法,維護黨的利益,勇於同各種違紀行為和錯誤傾向作鬥爭的情況。⑥黨員領導幹部在黨的建設、四化建設和機關各項工作中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的情況。
黨內監督方法
開展黨內監督工作的方法。黨組織監督的主要方法是:①堅持報告工作製度,即黨的委員會向黨的代表大會或黨員大會報告工作,黨的常委會向全委會報告工作,接受審查監督。②建立黨的下級組織向上級黨組織請示報告和備案製度。③黨的上級組織派人參加下級組織領導班子的民主生活會。④加強管理檢查,上級黨組織定期或不定期地責成有關部門檢查下級黨組織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黨組織的決議、規定的執行情況。⑤黨的上級組織經常聽取下級組織的意見。⑥堅持黨員定期向黨組織彙報製度。黨員之間互相監督的主要方法是:①堅持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製度。②嚴格黨支部、黨小組組織生活會製度。③堅持和建立健全評議(講評)、鑒定黨員製度。④征求意見和談心。黨的紀律檢查機關的監督方法是:①檢舉、控告。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發現下級或同級委員會或它的成員有違反黨的紀律和國家法律法令的行為,可向上級或同級委員會檢舉、控告。②參加或列席黨委會議。③建立來信來訪製度。④檢查指導。指的是上級紀律檢查機關督促下級紀律檢查機關盡職盡責,搞好監督,形成上下結合的監督係統。
黨內監督主要形式
黨內監督的主要形式有:①實行黨的集體領導製度。各級黨的委員會都應根據黨的這一組織原則實行集體領導與個人分工相結合的製度。②嚴格黨的組織生活會議製度。每個黨員都應按時參加所在支部的黨員大會和黨小組會,在組織生活會上應正確地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
③堅持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製度,黨員領導幹部既要參加基層組織生活會,又要參加黨委單獨召開的民主生活會,加強領導班子成員的自身建設。④定期民主評議黨員領導幹部的製度。由黨組織定期召開民主評議會,吸收所屬範圍內的黨員代表(或群眾代表)參加,對領導幹部的德、能、勤、績進行評論。⑤建立領導幹部任期內工作評價鑒定製度。在領導班子中的黨員幹部任期屆滿或調離工作時,由所在單位黨的委員會對其任期內的思想、作風、工作等方麵的情況做出評價鑒定。
組織監督
亦稱“黨的監督”。指中國共產黨對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監督。包括中國共產黨中央和各級黨委的監督,黨的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的監督和黨的基層組織的監督。它是一種重要的監督形式,為社會主義國家所特有。黨對國家行政機關及工作人員的監督是實現黨的領導的重要手段,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監督,是各級黨組織的一項重要任務。組織監督是一種全麵性監督,既對國家行政機關行政活動的合法性、合理性進行監督,又對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遵紀守法情況進行監督。這種監督不是直接參加和幹預具體的行政事務工作,而是對其工作予以檢查和督促,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的意見,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紀律的工作人員建議有關方麵予以處理。
群眾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