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眾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製定和執行各項製度、方針、政策及法紀進行檢查和督促。這是社會主義國家的一種最主要的監督方式。在我國,人民群眾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監督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人民群眾是國家的主人,對國家機關特別是對行政機關進行監督,是憲法賦予公民的基本權利之一,是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體現。這種監督的內容非常廣泛,形式也多種多樣,主要有:①通過各種群眾團體和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實行監督。
②通過直接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檢舉、控告實行監督。③通過向各類舉報中心舉報實行監督。④通過信訪渠道實行監督。⑤通過設立群眾監督員實行監督。⑥通過群眾評議幹部實行監督。
事前監督
黨的組織和紀律檢查機關為預防黨內可能出現的違紀傾向或為防止出現某種偏差而進行的超前性的察看和督促。主要方法有:①有針對性地進行紀律教育,促使遵紀守法觀念的增強。②發出警告、通告,以引起警惕。③製定必要的規定,加以製約。
事後監督
黨的組織和紀律檢查機關對黨內已經發生的不良傾向、揭露出的違法亂紀行為進行檢查、糾正和處理,或者對下級黨的組織、黨員執行黨的某些方針、政策、決議的情況進行檢查。主要辦法:①懲處違紀者,並選擇典型事例加以通報。②敦促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決議貫徹執行不力者,製裁拒不執行者。③幫助總結經驗教訓,整章建製,堵塞漏洞。
直接監督
監督者與被監督者麵對麵進行的監督活動。主要有:黨組織對黨員的監督;黨員群眾之間、黨員幹部與黨員群眾之間的相互監督;黨員幹部之間的相互監督,專職機關對黨組織和黨員的監督,群眾對黨組織和黨員的監督。形式主要有:麵對麵地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直接對話;民主評議黨員領導幹部;黨委召開民主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黨的紀律檢查機關參加同級和下級黨委的民主生活會等;上級黨組織檢查下級黨組織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決議情況等。
間接監督
實行黨內監督中監督者與被監督者之間要經過第三者來實現的監督活動。主要有:①通過報刊、廣播、電視等批評、揭露黨的某些組織或黨員、黨員領導幹部的問題的輿論監督。②向黨組織和專職機關投信、上訪,批評或檢舉、揭發黨的某些組織或黨員、黨員領導幹部的問題的信訪監督。③黨的組織通過民意測驗等形式對黨員領導幹部實行的監督。④通過人大、政協、群眾團體對黨組織和黨員進行的民主監督。
專職機關監督
黨的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的監督。黨的各級紀委是專司黨內監督檢查之職的機構。其監督職能主要表現在:①維護黨紀和黨規,紀委通過對黨章《準則》等黨紀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監督,發現違紀案和問題,嚴明紀律,維護黨紀黨規。②協助黨委抓好黨風,糾正黨內不正之風。③檢查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的執行情況。專職機關監督是黨內監督的關鍵,廣大黨員要積極支持紀委的監督,紀委要加強自身建設,切實履行黨內監督的神聖職責。
“兩公開一監督”
反對腐敗的重要措施,廉政製度建設的主要內容之一。“兩公開”即辦事製度公開,辦事結果公開;“一監督”是群眾監督行政。目前推行“兩公開一監督”的主要做法是:辦事製度公開,包括執行公務中涉及的法規、條例和上級及本地製定的有關具體政策,辦事的程序、渠道、辦法和行業製定的道德規範、規章製度、辦事結果公開,包括事情的承辦人,承辦時間和結果,批準人的姓名和職務,辦事人姓名、住址、職業和辦事理由,以及其他有關指標、數字等。為便於群眾監督,有關公務人員還應掛牌上崗,佩帶的牌證上盡可能有姓名、照片、單位,同時設立舉報中心、舉報電話和舉報信箱等。
黨風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