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第一個衝破了斯大林模式。1950年,他們就把生產資料的國家所有製改為自治社會所有製。除此以外,他們還積極發展個體所有製。目前,他們的個體農戶耕地占全部可耕地麵積的80%以上。繼南斯拉夫之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也先後掀起了改革的浪潮。比如,羅馬尼亞在1967年12月,就決定改革舊體製,“排除死板的過分的集中製”,擴大地方和企業的自主權。在改革國有製方麵,齊奧塞斯庫指出,全體人民是所有權的主體,而國家僅僅是表達人民意誌的工具。1972年,他們提出勞動者要擁有所有者、生產者和享受者三重身份,實行全民社會所有製。
在羅共“十二大”,提出了“新農業革命”,首先在農業中普遍實行生產承包責任製,接著工業實行了職工人股分紅製,後來又決定推廣總承包製,改進職工的勞動報酬製度。還有如民主德國、匈牙利和捷克等一些國家的改革者和經濟學家對斯大林所有製教條進行了批評,並提出了關於實行企業所有製或集體所有製和社會主義股份所有製的觀點。
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實踐表明:第一,斯大林的所有製公式是可以衝破的,各國的所有製形式應由各國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來選擇。第二,社會主義公有製並不等於全民所有製加集體所有製,也不能把“全民十集體”的公式貫徹於社會主義的全過程。中國應該而且完全可以大膽探索、勇於創新,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建立起適應自己國情和商品經濟發展需要的所有製模式。
突破傳統的二元公有製模式
改革是為了取消舊體製建立新體製。但是,如果不改革傳統的二元公有製模式,要想以新體製來代替舊體製,這是不可能的。那麼,怎樣才能突破這一傳統模式?下麵我們著重談三點意見。
第一,排除全民所有製。這是因為“全民所有製”這一概念僅僅是一種理論虛假,實際上,現實對它是全麵否定的。一是概念本身的現實表現對它的否定。全民所有製,是指社會全部生產資料歸全體勞動者共同占有。而我國所謂的“全民所有製”,其“全民”職工不過1億人,還有80%以上的農民和其他集體、個體勞動者實際上都被排斥在“全民”的大門之外;其“所有”的生產資料也不是全部,還有相當一部分分散在“全民所有”
之外。這種全社會的部分生產資料歸部分勞動者占有的現象,何談“全民所有製”?很顯然,全民所有製的理論和現實是矛盾的,概念本身既沒有達到其質的規定性,也沒有具備其量的規定性。因此,“全民所有製”這一概念不能成立。二是商品經濟的客觀要求對它的否定。全民所有製和商品經濟二者是互相排斥、不可同時並存的。道理很簡單:交換是和“外人”
所發生的一種關係,同一所有者內部完全失去了商品生產的條件,自己和自己交換毫無意義。馬克思、恩格斯所選擇的全民所有製或社會所有製都是排斥商品經濟的。比如恩格斯說:“一旦社會占有了生產資料,商品生產就將被消除。”反過來說也一樣,商品經濟也並不需要全民所有製。
既然全民所有製和商品經濟勢不兩立,今天我們就應該吸取過去選擇失誤的教訓,果斷地放棄全民所有製,毫不猶豫地走向商品經濟的道路。改革的目標,是要將商品經濟引入現實的(而不是理論的)社會主義,這必將從實際上宣布全民所有製的不存在。三是生產力的現實狀況對它的否定。全民所有製具有單一性和排他性的特點,是公有製類型中的最高或最後形式。這種最高的形式是以高度發達的生產力為基礎的。然而,我國的全民所有製卻超越了生產力的現實水平——這樣的所有製形式也是為生產力的發展所不需要的。解放以來,我國的生產力雖然發展較快,但目前仍然是處於既不充分又不平衡的狀態。比如,在所有企業中,真正具有新技術和電子計算機控製的現代化作業隻是少數,普遍存在的是機械化、半機械化和手工勞動,甚至更原始的生產方式。這就決定了與其相適應的公有製形式隻能是程度較低的公有製,整個社會的所有製結構,隻能呈現出多樣性或多元性的情形。而單一的全民所有製“在它存在的特質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裏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
那麼,為什麼“全民所有製”在我國長期能得以存在?其主要原因,一是對馬克思主義采取了教條主義的態度;二是把它與社會主義公有製完全等同起來;三是人們的思想還沒有徹底從“左”的束縛中解脫出來。正因為如此,“全民所有製”當然是神聖不可侵犯。實際上社會主義與全民所有製不是同等概念,因此不能說否定全民所有製就是否定社會主義。